第114章 第一次思考人生 (2/3)
柳凝梅本还想说点什么,可却突然语塞了。/p
詹姆斯院长接着说,“如果他没有悔改,只要他没有对别人做出实质性的伤害,我会再劝勉他一次,或者两次,当然,也会根据错误的程度,给予相应的惩罚,如果多次劝勉都无果,我也会加重惩罚,但,万一他悔改了呢?我们拯救的就是一个灵魂,而一个被拯救的医生的灵魂,他就能救更多更多的人,你能明白我在说什么吗?”/p
不得不说,柳凝梅十五岁失去父母,从那时起,她就活在了仇恨当中,以前真的没有人跟她说过这样的话。/p
她只知道要对自己喜欢的人,自己的亲人宽容,却没想过对那些所谓的坏人,也可以有份宽容。/p
用宽容,去改造一个所谓的坏人,一旦他变成了好人,那么得救和得到帮助的人就会更多。/p
当然这个宽容是有度的,不是无限的,不是没原则的,该有的惩罚也是要有的,这样既能让对方得到一次深刻的教训,又会给对方留一丝希望,以及如果遇到真的想悔改的人,也会把对方原本一颗自私的心,变成感恩的心。/p
这是在为社会造福,乃至为整个人类造福。/p
柳凝梅觉得,她今天第一次看到了人性中的圣洁之光,是从詹姆斯院长身上看到的。/p
詹姆斯院长不远万里来到经济极其落后的中国,选择在这里办医院,很明显不可能是为了来赚钱的。/p
她觉得詹姆斯院长绝对是怀着牺牲和奉献的精神,来帮助这里的百姓的。/p
她不禁在看詹姆斯的时候,双眸都情不自禁染上了敬仰之光。/p
“我明白了!”柳凝梅喃喃出声。/p
“对了,我想再邀请你一次来我们医院工作,哪怕兼职也可以,事实证明我的眼光没有错,你果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p
“我……”柳凝梅自然是要拒绝的,她哪有时间来这上班。/p
“今天你帮助了那三个孩子,你是不是觉得很开心?”/p
柳凝梅一愣,没错,她是因为这件事而开心,开心的都忘记了小花父母的死给她带来的悲伤。/p
“你们中国有句话叫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说得就是这个意思,付出是比得到更容易让人快乐的事情,你回去好好想想我说的话,医院需要你,更多的病人也需要你,你如果把成为一名好医生,作为你人生的目标,我想,你的人生会活得更加有价值,也更加有成就的。”/p
从医院走出来,詹姆斯院长的话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里。/p
她不得不承认,詹姆斯医生的这番话,深深地走入了她的心中,第一次,让她重新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人生。/p
她把复仇当成自己毕生的目标,是不是太浪费她的大好芳华了?/p
想想,她每天都能看到那些穷苦的百姓,因为看不起病而失去亲人,如果她有很多钱,她有医术,如果她没有仇恨的牵绊,她就可以去做那听起来就觉得很美好又很伟大的事。/p
可惜,她现在不行!/p
她没办法宽容的看着杀害自己父母和姐姐的仇人,继续逍遥法外的享乐人生。/p
民国的法律不健全,交给警察局也不一定能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更何况,她没有沈昌贵当年陷害爹爹的证据,也没有杨金华和沈妍希害死姐姐的证据。/p
一切都需要她一点点渗透、测查,然后在他们这些人走投无路的时候,逼着他们自己说出自己的罪行。/p
所以,所谓伟大、崇高理想,就等着她报完仇了之后再去实现吧。/p
………………/p
炎夏已过,秋意渐浓,玉城大街小巷、河边桥岸的绿植,以浸润细无声地速度由绿泛黄,又从黄泛着红,将原本灰墙土瓦的玉城打扮得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也让玉城这个四季分明,历史悠久又古朴宁静的北方独特气质的小城,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柳凝梅回到沈家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一进门,她看到客厅里坐着一个身穿校服的少年,她看到的是少年的背影,正对面是沈昌贵。/p
只见沈昌贵一边眸光湛亮盯着少年看,一边笑得合不拢嘴,见到柳凝梅回来了,他立刻亢奋地对柳凝梅喊话。/p
“凝雪,你快来看看这是谁?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啊!”/p
这时,身姿挺拔的少年猛然站起身,转向柳凝梅,微笑看向她。/p
柳凝梅一怔,真没想到竟是沈明扬。/p
果然,年轻、俊美的少年,就像秋日的向日葵,只要稍微给他点土壤和雨露,他就能开出热烈的向阳花。/p
“我被上海来招生的大学入取了,我学电影专业,我看过张石川和蔡楚生拍的电影,以及他们这些电影人的故事,我非常喜欢,我对电影浑身充满了热血一般,所以,以后我会成为着名的导演。”/p
他那阳光、自信的笑容,似乎感染了柳凝梅,即便他的话语中,带着只有年少、稚嫩才会有的轻狂,柳凝梅依然愿意鼓励他。/p
“加油,只要你肯努力,一定行的!”/p
“那当然了,我沈昌贵的儿子,不做则已,一做准保惊人,哈哈哈哈!”。/p
沈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5545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5545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14章 第一次思考人生)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坤华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