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沃夫冈·泡利提出。
它们几乎无处不在,可以产生于宇宙大爆炸、星系活动、超新星爆发、太阳中心和地球内部,以及核反应堆与粒子加速器。
而惰性中微子则属于尚无可靠实验证据的假想粒子,最初是由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布鲁诺·庞蒂科夫在1968年左右提出来的。
指的是不参与标准的弱相互作用过程的中微子,因此通常被理解为超越标准模型三代轻子框架的新型粒子。
相比较普通的活性中微子来说,惰性中微子的发现还关系到另一种宇宙物质--暗物质!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它不参加除引力以外的任何相互作用,是温暗物质的候选者。
如果能找到惰性中微子的存在,就能证明暗物质在宇宙中的存在。
这对于物理界来说,意义重大。
txt下载地址:
http://www.69kshu.win/txt/xiazai256593.html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5659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5659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二百五十二章:惰性中微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少一尾的九尾猫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5659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5659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二百五十二章:惰性中微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少一尾的九尾猫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