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最强皇帝最新章节列表 » 第360章 衣锦还乡(一) (2/3)

第360章 衣锦还乡(一) (2/3)

文/剑花如梦
三国之最强皇帝 | 本章字数:725.41万字 | | 三国之最强皇帝txt下载 | 三国之最强皇帝手机阅读
。而颇有狡智的昌豨,更是在一些恰当的时候,拿一点蝇头小利来向黄巾军示好,故意做出一副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的模样,因此迷惑了不少黄巾军的首脑。

有昌豨做榜样,附近的豪强地主们纷纷效仿,其中以泰山吴敦、孙观,东海尹礼最为猖獗。

因此,汉廷对泰山贼的包围圈,虽然在军事上还算是防守严密,但在经济上,早就让这些国之蠹虫给渗透的千疮百孔了。

幸好,一方面是孙坚英勇善战,屡屡深入险要,主动进击,却能每每大破贼寇,没有将泰山的形式拖成僵局;另一方面,则是黄巾军手中的珍宝财货渐渐用光,即便想从昌豨等辈手中收购粮草食盐,也是力有不逮。因此,泰山的局势总算逐渐明朗,胜利的天平最终还是倒向了汉廷这边。

然而,榨干了黄巾军手中最后一枚五铢钱的昌豨,却不肯就此放手。他的目光,立刻紧盯在了黄巾军数以万计的人口上。

泰山贼对外号称有三十万之众,实际数目虽然远没有这么多,但是五六万人还是绰绰有余的。虽被孙坚屡屡击破,但在深山老林之中,是很难打出决定性的歼灭战的,因此,虽然被孙坚打得落花流水,但泰山贼实际折损的人数,远没有孙坚声称的那么多。

对于昌豨等人而言,这数万泰山贼,无异于一笔无比丰厚的意外之财,而且还是唾手可得的那种。

两下里一拍即合——走投无路的泰山贼,投靠到了昌豨等人的门下,成为了豪强们的部曲家兵。

这其中,以昌豨收获最丰——大约又近万人投到了他的门下,这么多的人口,即便以昌豨的家业之大,田地之多,也很难完全安置,因此,昌豨便在蒙山附近,修建了数所山庄别院,在其中豢养了一大批精壮,充做敢死之士,替他从事种种不法的勾当。

而其他诸如吴敦、孙观、尹礼等辈,也各自收容了五六千人不等。

这些贼寇,虽然勇猛不如游侠、剑客,但毕竟也是动过刀兵,上过战场的青壮,再加上他们的数量远比游侠、剑客要多,因此,一旦天下有变,这些人很快就能转化为士兵,投入战斗。

哪怕是五六千能战之兵,也足够昌豨等人横行州郡的了,即便没有争衡天下之心,依靠着这支队伍,昌豨等人也可以据险自守,不纳王租,安安稳稳的当一个土皇帝。

这就是东汉末年的“强宗骁帅”,如今,就在“讨灭泰山贼寇”的大功臣孙坚的眼皮底下,就在满朝上下一片“安定祥和”的氛围当中,悄悄的滋生起来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至少,从表面上看,大汉境内已经安定了很多,不复当初叛乱四起,举国汹汹的情势了,甚至就连刘照自己,也放松了警惕,觉得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大汉的情势,终于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然而,在荀彧的那一双慧眼当中,大汉的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今,荀彧经四府(三公加大将军)举荐,已经出任了选部尚书一职。这一举荐的本意,是想让为人清正廉直而又慧眼识人的荀彧,多为国家选贤任能。但是,只有荀彧自己心里清楚,这一期望,想要实现起来,有多么的艰难。

朝堂上,依旧充斥着浓浓的铜臭——三公上任时缴纳修宫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约定俗成,虽则在正直之士的强烈反对下,刘宏不得不偶尔例外,任命一两位清忠之臣出任三公,而且还体贴的免去了他们的“修宫钱”,但是,朝堂之上,群魔乱舞之相,已然越来越明显了。

在这短短的一年里,花钱而成为三公的,就有司徒樊陵,太尉曹嵩,司空崔烈,以及再次成为三公的司徒张温、司空许相,总共五人。

其中,太尉曹嵩为了与樊陵争夺太尉一职,竟然竞价至一亿钱,却只比历史上多做了不到一个月的三公。

据说曹操听闻此讯,曾写信严词劝谏过自己的父亲,父子之间闹得颇不开心。为此,曹操拒绝了朝廷执金吾的任命,断然放弃了跻身列卿的机会,甚至一度要辞官回乡,最后在多方的劝勉之下,曹操这才留在了巨鹿,继续担任典农都尉,在这一方理想国中,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

而另一位“诤子”崔钧,也和历史上一样,讥嘲其父崔烈的司空有“铜臭味”,险些被父亲给痛责了一顿。

中平四年,纷纷攘攘的大汉,终于迎来了一个安定祥和的新年。

当此之时,四方的战乱已经基本消歇,不复有天下汹汹之势。

凉州,有了董卓这头凶兽的坐镇,凉州的羌胡部落一下子变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起半点异心。当然,也曾听说凉州境内,依然有小股的马贼游寇在活动,但那毕竟只是疥癣之疾不是么?

益州,在州牧刘焉的日夜操劳、亲切关怀下,五斗米道已经摇身一变,从策动暴乱的祸源,成为了稳定人心、消除祸乱的功臣,并且悄悄的披上了正一道的外皮——尽管这一行为并未得到了正一道的考核以及授权。

荆州,武陵蛮虽然偶有进犯,但无一不是立刻被当地的郡兵击败,担任武陵都尉的黄祖,则借此机会刷了不少军功,如今已然官拜长沙太守了。

而在江夏郡,历史上中平三年的赵慈之乱,如今也被刘照一翅膀扇到不知哪里去了。这场变故的主角之一,南阳太守秦颉,固然早早就战死了,而另一个主角赵慈,则根本没有机会崭露头角。

(快捷键 ←) 上一页:第359章 中平二年岁末的十三个片段(十)(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361章 衣锦还乡(二)(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