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的婚事——短篇 (9/10)
想了想,她又到翠芝家,翠芝是她的姑姑,但儿子叫三奶奶,她也学着人家跟着下人称呼别人,喊翠芝三奶奶。她道:“三奶!你说玉涛他奶这是做什么,没的只在外头胡说,早晚不惹出争端才怪。我是跟她合不来的,您跟她平时要好,也当劝劝她。”说着便把自己下午从张家表姑那里听出来的话头头尾尾地告诉了自己的姑姑。
翠芝听后,便顿足道:“这个兰芳!”就立刻叫海东过来把年糕给炸了,自己忙跑到海胜家把兰芳叫了下来。妯娌两个关上房门嘀咕了好一阵子后,兰芳也知道了自己理亏,便把此事不再提及。
幸好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那些平时碎嘴的婆娘也没那个闲情想那些污人耳根的事情了,或者说是过年的气氛冲散了人们对其他和过年不相干的事情的记忆。总而言之,谣言还没有正式形成就已经被新年的爆竹给轰散了,这不能不说是兰芳的一件幸事。
春节说是一年的休息时间,但事实上,人们反而觉得比往常要更忙许多分了。因为是过年,海胜和海东两家就并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良玉因为还没有另起门户,所以他们夫妻几个更是和父母一起吃喝。
海胜原是有个兄弟的,娶了媳妇没一年就得了痨病死了。幸好还没有儿女拖累,媳妇权氏在家住了两年也就改嫁给一个尹姓的大户。虽说小三和良玉都不在家,两家人在一起倒还可以凑成一桌子人吃饭,也可以热闹起来了。
腊月三十,家里的几个妇女一天就奔波与厨房里外,男人们则忙着干以后两天好干的家务:水缸的水要保两天用,家里的每件东西都要擦得和新的一样,祖宗的坟要上一上……
一天下来,想歇下来是不可能的了。吃过晚饭,海东夫妻、海胜以及良成几个就坐在一起打牌守岁,兰芳和素荣则倒水烧水地忙个不停,期间还要煮上两百个茶叶蛋明天待客。
有了空闲的时间,她们又想着明天要到人家拜年,便又翻箱倒柜地准备拜年时送给亲戚家的礼物。这样忙碌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初二。到了初三,那些没要紧的近一些的亲戚,兰芳就打发几个孩子去跑一跑,远一点的就是海胜的任务,自己在家有事招待客人,没事了就图个清静。
正月初六的中午,兰芳在家清算着各家送来的人情,也就是礼金了----良成初八订婚,早有许多亲戚忙把人情包来了。
正算着账目时,只听楼上电话铃一阵阵响起来兰芳回头看了下楼梯,便忙将礼钱收拾起来。又想了想,她便把手一拍道:“嚯嚯!算了半天刚算个头绪,电话铃一响就没了!”
兰芳皱着眉头蹭到楼上,一边想着账目,一边抱怨电话太吵。她暴躁地道:“来了!”
过了老长一会儿,兰芳突然在楼上“呵呵”地不住笑起来,还又是拍手又是跺脚的,把个家里搞得像发了七级地震一样,倒骇了楼下的良成一大跳。
良成莫名其妙地看着楼梯口,又笑着喊道:“妈,你做什么搞这么大动静?捡到钱你高兴,可别把咱家楼房给震倒了耶!”
兰芳忙从楼上下来,嘴巴龇的像只开了线的皮鞋跟。她一面看着楼梯下来,一面道:“可不是这回事,竟比捡到钱还高兴呢----你家三兄弟刚才打了个电话,说他卖‘鼓票’赚了大钱,又在重庆盘了一爿‘皮货公司’,还望着年后提挈两个哥哥一道去发财哩!这倒其次,他还讲了今年就把婚给结了。我问他那个人是哪个,他只说是我们熟知的一个,又来过我家七次,家就在你三婶娘家。你想想可不就是曼玲!”
兰芳乐得只把“股票”管叫做“鼓票”,“期货”说成“皮货”,小三在期货公司里当了人事部经理,在她口中就成了开了一家“皮货公司”。
不等良成有什么反应,她又跑去对海胜和素荣颠三倒四地说了一气。素荣听了高兴地直说是小三在重庆,这回家里真的就成了‘重庆’了。于是一家炸开锅似的高兴的不得了,干起事情来也更有劲了。
当天下午,兰芳在挨家挨户散发良成的订婚喜糖时,就把小三在电话中说的又添油加醋地说了不下百十来回。
“我家小三在重庆的一家马戏团上班呢!他只用在里面卖‘鼓票’的钱就开了一爿皮货店呢!钱足够了,他又想着原来的媳妇了,便叫我再去他以前的丈人家提亲哩!你说这气不气人,刚把亲退了,他又巴巴地想着刘家的女儿了。”
兰芳口中说气,但一点也表现不出生气的样子来,走起路来倒是像在跳舞。
那些妇女听到这话一个个都啧啧称奇,没听到的也要特意到兰芳家打听清楚了才满意而回。一个个都想不到马戏团还这么赚钱,又私下笑道:“小三先只和岳家要闹分裂,这倒好,分来分去还是一家人。幸亏刘家的丫头还没找婆家,不然小三这事怕又要费周折了。”
几个妇女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传到后来,竟成了小三在马戏团给出场的马戏敲鼓配音,一个月的收入就让自己独立出来,开了一家服装厂。小三又暗中和曼玲重新好上了,还常打电话到丈人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3352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3352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小三的婚事——短篇)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揽月公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