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细细思索着他的话,点点头,道:“确实是个好办法。可是……”
“可是什么?”
杨辰抬起头,道:“万一节度使和当地府兵联合政变,该怎么办?若是几个节度使合兵一处,同时造反,该怎么办?如果他们伙同外贼,内外夹击,又该怎么办?”
崔湜一笑,道:“每一个制度都有它的优势与劣势,关键在于如何运作。”
“你有把握?”杨辰问道。
崔湜双眸闪亮,唇边一丝压抑的微笑:“我想试试。”
透过他的眼睛,她仿佛读到了他内心的想法。几番谋划,隐忍多年,他终于有机会站在朝堂的高处放手做一番事业。此时此刻他一定心潮澎湃,却又为了保持冷静而努力压抑着自己。
杨辰微笑,点点头,道:“你说的有理。可跟公主商量过了?”
崔湜听到她的肯定,不禁放松一笑,道:“我明日就上奏表!我有信心,定能说服公主。”
“那我就准备草拟圣旨了?”她歪着头,含笑看着他。
崔湜执起她的手,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唐隆。让世人都瞧着吧,大唐定会有个新气象!”
.
唐隆二年三月初八,中宗女金城公主远嫁吐蕃。皇帝赠送锦缯、杂伎百工及各种书籍百余车,命命左卫大将军杨矩持节护送至吐蕃。
杨矩是杨学宗堂弟,在长安政变中出力颇多。杨辰派他前去,一是为了显示大唐对吐蕃的礼遇,另一则也是让他盯着李奴奴。
自从雍王死后,李奴奴就安生了许多。杨辰不确定她是不是已经彻底断了那些非分之想——一个人的野心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扼杀的。好在眼下她再也兴不起什么风浪,以后到了吐蕃,天高路远,她再有什么想法怕是也不能了。
三月二十五,皇上和镇国长公主下令,封李氏诸皇子为节度使,镇守边疆。这一次共封了七位皇孙,三个是已故的相王李旦之子,三个是高宗皇子泽王和许王的遗脉,剩下一个便是李重福了。他被册封为谯王,驻守范阳。
三月二十七,众皇子去往封地。李重福直接从长安启程。他这次回来,只在元日大朝时进过一次宫,根本没来得及和杨雪霁见上一面。早春的风微冷,透过薄薄的缁衣冰着人的四肢百骸。杨雪霁独自站在含凉殿天台顶上,忽然觉得一阵悲凉。
李仙蕙死了,李重润死了,李重俊也死了,李隆基被囚禁在梨园,如行尸走肉一般。当年和她一起在姐姐们,如今只剩了李重福一人,而他也要去往远方,临行前甚至不敢入宫饯别。她再看不起他也好,再嫌弃他窝囊也罢,他终究成为了唯一一个承载着她旧时记忆的骨肉血亲。
该去的都已去,该走的也已走。剩这满园春色,萧条红楼,留她一人独守。
杨雪霁微微一叹,仰起头面向苍天。如果这是登临帝王之路所必尝的孤独,那她甘之如饴。
.
“都结束了。”杨辰低声说道,“和亲事毕,朝廷已稳。我也是时候办我自己的事了。”
宋雨晴站起身,从身后上了锁的矮柜里取出那火气封印的竹筒,双手递给杨辰:“你交给我的东西,安然无恙。”
杨辰接过竹筒,想到当初自己落上封印时的心情,一时间百感交集。
是时候了,为她的父亲,为孀母幼弟,也为她自己,平反昭雪。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34656/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3465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二节节度使制)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沈茯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