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光滑,没有粗糙度和弯曲度,这一要求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也是难以实现的理想化的层流附面层此后数十年间一直未能实现。
被李卫国否决后,帝国科学院也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很快通过对飞机阻力的研究,当时的设计人员逐渐形成两个流派。一方认为:为减阻所进行的改进工作,必然导致飞机重量的增大,从而抵消了减阻所带来的气动上的收益,因此减阻设计并无必要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战斗机设计的外形多凹凸不平,极其丑陋的原因。另一派的观点正好相反,设计上相当重视减阻,飞机具有流线外形,性能因此受益良多。
由于李卫国支持后者,因此17和18战斗机上采用了流线型设计技术。(……)
txt下载地址:
http://www.69kshu.win/txt/xiazai52710.html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5271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527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602章 中德空军装备竞赛)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巡洋舰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5271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527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602章 中德空军装备竞赛)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巡洋舰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