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浑甫!师浑甫终于按照历史的发展,与陆游相识相交了。
呵,这两个人哟,裹在一起,来了情分。陆游不惜赞词,写了好多美言送给师浑甫,师浑甫也倾囊相授,将自己对火器的掌握全被献给了陆游。于此,在苗人谷中的火器炼造,两人是珠联璧合,大业有望!
可惜的是,陆游每每炼成一批火器,都经过那条暗道运出了瞿塘峡,再走水路,沿大江东去,全部送到南京建康府,交给了朝廷禁军。
想来官家终有防备,怎可能将此杀器全托付给一个人、一个自己不是太重视与信任的人。在他赵昚眼里,只有自己手中的禁军才是最可靠的。辛弃疾是前时归人,搞得动静大些,可以容纳,毕竟都是为了朝廷服务。刘涣可不敢让他嚣张,给其一时自由,只是想看看效果罢了。赵昚时常怀疑,刘涣的诸多的想法是超前的,不成熟的,轻浮的,要想强国复家,北伐兴邦,还得靠一五一十的努力,还得靠稳重忠诚的良将。刘涣嘛,能不能用,敢不敢用,还得赌一把,而今没见到效果,不可妄言!
诚然,这些事情,他刘涣都是不晓得的。其心中只是在怀疑,从来没有放松过警惕,不是他心胸不够,而是任何时代的变迁与推动,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天才最开始都是疯子,不被世人收接纳,不被赵昚接纳,也情有可原。
可这赵昚也是怪了,既欣赏刘涣,又排斥刘涣;既重用刘涣,又防着刘涣。他到底要干甚么,这一两年当中,还看不出来……
再论而今朝野之中,文官能人群集一趟,有史浩、陆祖谦、赵汝愚、黄定、黄艾、陆九渊等人,都是国之栋梁、全心全意为朝廷、为赵昚服务的人才。赵昚也终于清闲,见得群贤聚集,国事兴旺,有条不断,稳步发展。
还有一个人没说起,这人便是朱熹,这朱熹朱仲晦啊,而今和陆九渊的来信更是频繁,但往往针尖对麦芒,两人的“哲学讨论”热火朝天,已经到了不得不大辩一场的境地……
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刘涣觉得这“历史”正开始慢慢地改变了……
txt下载地址:
http://www.69kshu.win/txt/xiazai54355.html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5435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5435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201章 站在历史的肩膀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伯山子鸳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5435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5435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201章 站在历史的肩膀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伯山子鸳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