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接访事故 (5/6)
迎面是一个精美画面,中间贴上了杜鹃的大头像,一双眼睛正忽闪忽闪地眨着,仿佛正对视着他。下方有一行字:“朋友,当你猜到密码顺利进入空间时,说明我们之间的思想与心灵在这一时间段相遇,谢谢曾经记得我,与我相随相伴。”
韩江林仿佛看到了杜鹃在写这一段文字时顽劣与调皮的心情,敲击了几下键码,本想在上面留下些什么,随后很快删除掉了。在匆匆浏览过杜鹃最近写的一些文字以后,大都是对他人文字的转载,没有什么新意,关闭页面转到搜狐新闻页面上。
新闻专栏最下端的一条标题《女生冒他人之名顶替上大学》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迅速地点击打开页面,果然是有关兰可可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情。南华早报的记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韩江林莫名惊诧:“调查兰可可是市委廖建国书记亲自给他部署的任务,调查报告目前还没有向廖书记报告,怎么就捅到社会上了呢?”
韩江林想到曾经向肖方军提供了报告,难道是肖方军检察长捅到社会上的吗?韩江林摇着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肖方军只是随意地翻了翻报告,随后递给了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肖方军不可能这么详细地了解报告的内容,再说,他有什么必要向社会通报内容调查情况呢?假如这么没有保密意识,他能够爬上检察长的位置吗?
在韩江林基本查清了兰可可的身份后,准备向廖建国书记汇报情况,无奈廖书记被抽到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研修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学习。刚到北京的时候,韩江林试图和书记联系,无奈书记的手机关机。洪静秋也说,廖建国书记到北京差不多快两个月,其间只是请假出来,到办事处看望了大家一下。
在这条新闻的评论栏里,韩江林见到了很多网页的跟贴,网友要求调查姓陈的女手究竟是通过什么手段能够冒兰可可之名上大学,中间有什么腐败现象?陈玉梅是不是某个官员的女儿,凭着权力和手段,才能够通过无数的环节,以她人的身份冒名顶替上大学。
韩江林心想,这个案子背后的情况十分复杂,在没有展开全面调查之前,忽然捅出了兰可可的案子,打草惊蛇,使其它的人产生警觉,接下来要想查清楚案件的真相将变得十分困难。
这个案子是廖建国书记亲自安排他进行调查的,在没有向书记汇报之前,调查报告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却提前在网上公布,会不会让书记看了不高兴呢?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故意设置陷阱陷害自己?
韩江林这样一想,心里骤然紧张不安,弄得整个晚上都心事重重,不知道该想什么办法了却这件麻烦事。
早上六点钟,韩江林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忽然被一阵急骤的电话铃声吵醒,韩江林不自觉地看了一下手机时间,见时间还早,嘴上叽咕了一句:“谁这么早打电话?”
电话是小朱打到房间里来了,说是刘书记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开临时紧急会议。
“紧急会议?什么内容?”韩江林脱口问道。
小朱并不正面回答,只说了一句:“韩检察长下楼来开会就知道了。”
韩江林预感到发生了什么不好的情况,脑子一个激灵,一个鲤鱼打挺跳下床,披上衣服咚咚咚跑下楼。
办公室灯火通明,气氛却显得异常的阴冷。刘立民坐在靠窗的沙发上闷着头抽烟,神色严峻。郑亚平坐在他侧面的沙发上,勾着头不停地摇头叹气。小朱在不停地打电话催人。
洪静秋住在办事处外面,最后一个到来。刘立民在烟灰缸里狠狠地用力把烟拧熄,那神情仿佛与烟灰缸有深仇大恨一般。然后抬起头环视在座的各位,苦笑了一下:“我们前一段一工作差不多尽善尽美,没想到天亮时拉了一泡屎着床。”
说完这句话后,他换上了沉痛的语调,说:“我在这里向南原赴北京维稳信访工作组的各位成员通报一个不幸的消息,今天早上五点半。”他看了一下手上的精致手表,“就在四十分钟前,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件,蓝田区的蹲守人员在火车站拦截到何东林以后,一路朝办事处开来,在三环线上意外地与一辆大客车相撞,我们办事处的奔驰轿车被撞得稀烂,造成包括何东林、冉梅及蓝田区公安局的两位同志等四人当场身亡的重大惨剧,唯有蓝田区领队身受重伤,目前已送医院抢救。”
这一不幸的消息把在场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不相信耳朵听到的消息。
韩江林的心好像扎进了一根针,无比疼痛,他在脑子里复原何东林与小冉的影像,想着他们青春靓丽的样子,又想象他们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的凄惨情景,泪水无声地淌了下来。
“主要是大客车的责任,当时司机跑了一晚上的车,正准备把车开回停车场,稀里糊涂地抢车道,加上小冉蹲守了一晚上,临时处置不当造成了这一不幸事故,我把大家召集起来,研究一下如何处理当前这个事,如何向市领导汇报,当然,还得研究一下,如何应对新闻媒体和记者,给社会一个合理的交待。”
谁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大家仿佛都成了哑巴。
刘立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54577/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5457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211章 接访事故)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斯力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