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侦探作家陈容国记最新章节列表 » 第42章 人生自古谁无死 可怜天下有穷人 (5/7)

第42章 人生自古谁无死 可怜天下有穷人 (5/7)

文/陈容国
侦探作家陈容国记 | 本章字数:189.72万字 | | 侦探作家陈容国记txt下载 | 侦探作家陈容国记手机阅读
道:”我们沣南一中同学聚会,谁会来这?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两个装束整洁的人,走了进来,原来是陈容国和圣健法师。

有认识他们的站了起来,舒玉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说:“这下,你们这些想去饭店开荤的,肯定去不成了!”

大家相互介绍以后,分别坐下。

陈容国对胡资质说:“听说你过几天,还准备去找‘金符和诗牌’?”

胡资质说:“我在监狱期间,石安为了我,上下打点,欠下不少债务,我想以此来帮石安还债。先生,你有一定推理能力,能不能给我指点一二?”

陈容国说:“凡事都离不开调查研究,我只能给你一点纸上谈兵的提示---你如果想找到金牌,千万不要忘了地图,也不要忘了读宋诗,尤其要知道当时的诗作者写诗时的背景、地点。”

胡资质迅速拿出一支笔记下。

大家也跟着嚷嚷起来,我们也都找金牌去,发财呀!

舒玉说:“你们这些唯利是图的小子,真给我们沣南一中丢人,你们看不见,今天有圣健法师这位大德在?请都请不到的,还不让这位大德给我们讲几句。”

大家鼓起掌来。

胡资质说:“正好,我正想让圣健法师再给我,讲讲他还没有讲完的《心经》呢。”

圣健法师笑了,说:“你真是聪明人,大家都是好学的人,很有前途。”

一位同学说:“法师,什么是佛学呢。”

法师说:“可以这样说,佛学是透彻、完整、精辟地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和奥秘的学问。宇宙的精华是生命,生命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是般若智慧。佛学的核心,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心经》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佛法的大智慧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来处理内心的烦恼、生命深处的烦恼、生活中的烦恼;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开发每个人生命深处的潜在能量。这个潜在的能量就是大智慧,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在处世接物中,往往有许困惑与窘迫、烦恼与痛苦;人生道路上往往会遇到种种坎坷,种种难以逾越的困难。这些都是生命的现实,生活的现实。面对这些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心经》这本仅有268字的无上宝典,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大智慧。他的其中一个特点是用反观自己方法,发现问题。当然,因为我的水平有限,可能《心经》更实际的意思,我没有表述出来,我只是谈谈个人的看法。”

胡资质说:“可能我的悟性有限,您能不能先给我,通俗的介绍一点,跟佛有关的小知识,然后我再讲经书?比如学佛与尽孝道之间有没有对立?”

法师说:“可以,我先帮你消除一个学佛与孝道之间的误解。目犍连是一个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弟子,不但是智慧很大,而且神通在佛的弟子中间也是出名的。他是佛教里一个孝敬母亲的榜样。曾到地狱里救度他的母亲,所以佛教有的寺庙里,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都举行一次盂兰盆会,诵念《盂兰盆经》,就是一方面纪念目犍连尊者。一方面也可以藉此机会来超度各人多生以来父母师长,历劫冤亲,超生佛国,所以说不但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大孝子,他的弟子也都是大孝子,目犍连救母就是显著的例子。世俗上有些人说佛教的和尚、尼姑抛父母、别祖宗,是个不孝的人,这真是太冤枉了。他们没有研究佛学,不了解佛教有自利利他,普度众生的道理,难怪他们会产生这种误解。一旦懂得佛学,这种误解不难迎刃而解,如汤消冰。

正在释迦牟尼佛涅??的时刻,阿那律尊者到忉利天宫通知佛母摩耶夫人,佛母听到佛将圆寂,感到极大的痛苦。摩耶夫人,跟着阿那律尊者,来到双林树下。佛本来是无生无灭,以大悲愿力,而示现了有生有灭,当他知道母亲来看望时,从金棺中,坐了起来,合掌恭敬以最虔诚的心情,来迎接慈爱的母亲。并接受摩耶夫人所奉献清净光洁的香花。佛对母亲说:人生无常无我、如梦如幻的妙法后,才安静的入涅??。佛是十分孝敬父母的。如在他的父亲净饭王逝世时,佛亲自来到父王灵前,执持香炉,走到灵柩前面引路送葬,尽了人子的天职。由此可见释迦牟尼佛虽然是一个身游方外,离开家庭,抛父母、别祖宗的比丘,可是他对生身父母双亲的极为孝敬,为佛教徒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特别是出家僧众的典范和楷模!”

胡资质说:“我明白了,也替当今很多人惋惜,好多人不肯真真正正的研究佛,只是片面的先排斥,不知道这里面有宝库,多可惜呀。”

陈容国说:“学不学没关系,千万别冤枉佛,要多学些历史,实事求是的看问题。我看你累了,先休息吧”

胡资质说:“我不累,我还想听,人为什么怕死?法师太累了,陈容国,你能不能把你所理解的东西,谈谈你的认识”

陈容国说:“我听别人说,除了觉悟的佛菩萨以外,各种生命都害怕死亡,人也特别怕死,因为他不明白‘‘转世‘‘和‘‘不生不灭‘‘两个道理,也因为人不了解生命的真相。我给你谈两个我粗浅的认识,请多指正------一、生命的本源生命及万物的本源是什么?就是那个佛的本性。生命既然都来源于佛的本性,那么,说明每一个众生原本就有佛性。众生来到这个世界,可是,在这个世界上,物质对精神的诱惑力太大

(快捷键 ←) 上一页:第41章 伐薪烧炭南山中 两鬓苍苍十指黑(5/7)章节列表下一页:第43章 金牌有价心无价 粪土当年万户侯(5/7)(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