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惊雷入汉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一章 登基(下) (2/3)

第三百一十一章 登基(下) (2/3)

文/乾坤不动
惊雷入汉 | 本章字数:1307.34万字 | | 惊雷入汉txt下载 | 惊雷入汉手机阅读
>新的国家就此成立,国号为晋,司马攸登基为晋国开国君主,即是晋武帝。追谥司马懿为宣帝,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昭为文帝,司马炎为愍帝。一应文武大臣也是各加封赏!

其中数人由得司马攸之看中,以司马伷为河内王,大将军领并州刺史,监督并州各路人马;卫瓘为骠骑大将军,东武乡侯领冀州刺史坐镇邺都拱卫守御;马隆为卫将军领青州刺史镇守青州;胡广为左仆she,镇军大将军屯驻平原;司马鉴为安乐王屯代郡;司马机为燕王前往辽东平乱。

此等数人不是司马氏之族人,便是司马氏之党羽信重之辈,乃是晋国开国的主要力量,更是朝中把握大权的人物。其他诸如朝中名士耆老也是各有封赏,远在边疆的军中诸将同样lùn_gōng行赏,挑选良将委以重任!

邺郡作为晋国之首都可谓中原汉军北上必攻之处,地临前沿战线,朝中耆老多有建议迁都南皮者。南皮有燕代之阻,平原之护作为缓冲,汉人兵锋一时难及。此等提议附和大多数朝臣之心,唯有卫瓘挺身ri出反驳其论。

晋武帝司马攸之才干未必强过兄长司马炎,不过胜在颇有自知之明。司马炎因何而失去了半壁江山,曹魏如何被蜀汉一举歼灭,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因此司马攸力排众议,决意定都邺郡,借此来彰显晋国抗击汉朝的决心!

心中多有不敢苟同之感,不过群臣仍旧是暗自点头称赞连连,这般决定看似危险,实则是最为稳妥的决定。晋国也好,司马攸也好,要想让河北臣民耳目一新,看到希望,首要之务便是树立形象,给予人们信心。

单单是定都邺郡,足以彰显大晋国武帝的气魄,可对于气势正盛的汉朝来说,无疑是另一种的挑衅。

朝堂内外封赏完毕,便是要颁布新政了。久在河北经营,如何治理河北之地司马攸心中早有定策。河北的百姓许多都是中原迁移而来,不过数年光景还没有扎下跟脚,动乱不安的时代让这些百姓很难稳定下来。

安抚百姓,减少赋税徭役是必须要做的,除此之外便是裁军!

恢复河北的农业生产,加强各项建设需要的是人力,青壮作为劳力的主要成分可谓不能缺少。为了保持与汉军的作战,大量的青壮被拉入行伍中成为了军士,但河北之地目前却是养不活这些兵士的。

让这些兵卒卸甲归田,等于增加了劳动力,推动了生产发展,而军队的开支也相应的少了一大块!

拣选后留下的兵将便是所谓的jing兵,加紧cao练配备jing良的装备,给足军饷与伙食,这些jing兵/运用好了战斗力不减反增,虽然数量上让人担忧,可使用上远远好于一大群士兵参差不齐的作战状态。

内务的条条框框需要司马攸以及朝中大臣协力完成,外交同样不能够放松,相反要加紧!

魏国与蜀汉势不两立!蜀汉已经化作了庞大的汉朝,而魏国也随着曹奂与司马炎的去世烟消云散,剩下的是晋国与汉朝。虽说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这批人另立一个旗号而已,但实际上却有了重现选择离场的空间和余地。

汉朝的强大有目共睹,大家被汉军打得焦头烂额,这有对方强大的原因,也有司马炎昏招频出的原因。晋国忙着建设,忙着休养生息,继续打下去实在是负担不起,而且又没有理由。

被汉人仇视的是魏国,魏国已经没了;与汉人势不两立的是魏国,而我们是晋国。

晋是由魏之遗臣所组成的,可绝不会继承魏国的外交关系,这并不是处世之道,更不是立国的目的。打着曹魏的旗号推举上来一个傀儡皇帝,并不是什么难事儿。问题是继承了魏的衣钵,就要面临汉军的虎视眈眈。

汉朝皇帝刘禅早就放出话来魏国已经灭亡,司马攸等人若是不自量力继续举着魏国的牌子,必然是被汉军视作仇敌的。关于那汉朝皇帝刘禅的意思,大家又怎么会不明白?

这是没有赢者的选择,无论是继承魏国还是建立新朝,能选的只是损失小的方向罢了。晋国朝堂与军队民间都因为此事流失了大量的人力,这就是代价,换来的却是生机,一线生机!

阐明立场,等待汉朝的态度,这是晋国目前要做的事情,派出的使者同样是重量级的——裴秀!

裴秀对还有半壁江上的曹魏都不感兴趣,对于所谓的晋国也是抱着同样的态度。只是前几次司马炎还顾虑重重的不能放开手脚,如今国号都改完了,裴秀不得不应允出使之事了。

整个河北都在盯着裴家,整个河北都是司马攸的天下,司马攸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捏死裴家,你裴秀敢不乖乖听话?

对于这般情景裴秀并非没有预料,只是家族庞大自己如何置身其外呢……

出使汉朝是极为重要的事情,青州晋军面临徐州汉军的威胁,而辽东之地晋汉两军仍是没有分出胜负。

能不能与汉朝坐下来谈判谋取晋国生存的空间与利益,又要付出何种的代价来换取,都是未知之数。谈回来的结果看得不是裴秀的能力,而是晋国的实力,可究竟什么结果才能让裴秀免去杀身之祸?

……

司马炎悲催的消息传到许昌时,汉朝文武一片欢庆!魏国已灭,司马炎已亡,这汉室复兴,统一天下不是手到拿来?从河北,青州偷偷来到南岸的魏国臣子百姓不计其数,汉军自然要派人手盯着,对优秀的人才进行任用。

刘禅住进了许昌的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三百一十一章 登基(上)(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吐不快(上)(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