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道:“是孙立人在贵州整编的原税警总团的部队”
蒋介石看着陈诚,问道:“这个部队和彭小文有关系吗?”
陈诚道:“是一年半以前武汉会战撤下去的税警总团的残兵,还有一年以前第一次广州会战撤下去的伤员,孙立人负责训练的,您给的番号叫新38师。当时您同意归到新20军的序列让彭小文指挥的。”
蒋介石想了一下,好像有这么回事,那是武汉珞珈山整训的时候,税警总团九江之战以后剩下5000残兵,当时准备就地遣散,孙立人非要带着训练,好像彭小文当时说有个什么保盟维和部队让宋子文供应军火,然后就给了个番号新38师。
新38师很难听吗?非要叫什么纵队!娘希匹!
看着陈诚强烈压抑住的兴奋,蒋介石心想,难道被陈诚给猜中了?
陈诚道:“委员长,我刚才就想到运输工具,彭小文的自行车部队,没想到他给这支部队装备上了!先遣纵队也是一个团左右,团长叫刘放吾。”
(五)
记得中国远征军和历史上的仁安羌吗?相信大家都知道,1942年在缅甸,以一个团兵力击毙日军1200人,击溃日军一万多人,解救了大量英国陆军士兵的新38师113团团长,刘放吾。
老东家宋子文在贵州整编期间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彭小文在武汉珞珈山时期的一个伏笔,在从苏联归来后只是短暂接触,税警总团的底子,孙立人的功力,刘放吾团长的战斗力,这都是无需置疑的。
从西津湖登陆之后驰援昆仑关,讲到防御作战有“打、炸、阻、伪装、隐藏”,但是还有两个秘技,那就是“反”和“伏”,这七种武器综合使用,才是克敌制胜之道!
这就是阻击口诀“打炸为主,伏反结合,巧妙伪装,边阻边藏”!
反击,自然是要保证隐蔽性才能起到效果,从西津湖登陆,110公路的山路,运动员骑山地车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2公里,刘放吾团的训练中,要求山路骑行携带辎重保持在16公里的平均速度,110公里需要7个小时左右,再加上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集结和侦察,也就是说,仵德厚纵队在昆仑关坚守到第9个小时的时候,就已经胜利在望!
陈诚自然是得意洋洋,这下子看那个何应钦总参谋长有什么好说的!不光是何应钦没想到,估计板垣征四郎这次也被蒙啄里了!如果一定要说谁还能想到,那就是白崇禧了!没关系,这个小诸葛做副总参谋长,自己做总参谋长,不会象何应钦那样,哈哈!
蒋介石对谁是刘放吾没有兴趣,对何应钦还是陈诚谁当总参谋长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太大差别,他现在关心的是,这支部队,是娘希匹的怎么从贵州给折腾到广西去的!
陈诚汇报道:“刚开始我也没搞明白,后来再发电报确认,我才想起来有新38师这么回事情。委员长,这条投送路线我也查了,他们是从陆路行进到桂林,时间上,呵呵,从彭小文发郴州通电的那一天他们就已经开拔了!从桂林就走水路了,经漓江、桂江到梧州,在梧州集结之后,跟随张冲纵队往桂南实施调动。”
蒋介石看着地图上彭小文的调兵路线,避开了所有中央军南下的路线,全部都是走的水路,哼哼,蒋介石又泛起了酸酸的味道!
这幸亏彭小文不是造反,要不然我在柳州的时候,他三个纵队从水路直接杀奔过来,还不把我给活捉了!
蒋介石想到这里不禁又想到了西安事变,想到了两广事变、福建事变、冯玉祥反蒋、阎锡山反蒋,唉!娘希匹的,就没有一天安生日子过!
不过好在援兵到了,这个彭小文啊,难道他从一开始就将眼光瞄向了昆仑关?也不算奇怪,从建关以来大仗在昆仑关就打了七次,小的战斗更是数不清,只要南宁有变,无论从北上还是南进,昆仑关都不可能不死人!只是这个小子的算路精确到吓人!
假如不是叶肇集团军溃退的这么快!唉,哪有什么假如,还不如假设彭小文是蒋小文/小文?蒋介石揉了揉太阳穴,走到桌前拿起电话,说道:“给我找”
(六)
对中村正雄的请战电报,板垣征四郎没有丝毫犹豫就否决了4然彭小文的部队能够在9个小时之内从西津湖赶到南宁,那么就非常能够理解他的下一步战略!如果中村正雄不立刻撤走,第5师团将永远失去第21旅团这个番号!
而此时的中村正雄已经陷入了癫狂,十二个小时的时间不是还没到吗?我还能打!我一定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我现在就在昆仑关前线亲自指挥!
看到第二封请战电报,板垣征四郎彻底无奈了,他恨不得把中村正雄给枪毙了,这个混蛋,他怎么一点战略眼光都没有,他他他居然抗命!而且是这种关键时刻抗命!难道这就是自己亲手从中队长一步一步带出来的部下吗?
可当年的自己就是这样,大半个师团对国军20个师,谁都不敢让他打下去,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寺内寿一大将终于相信了他,所以他才有了现在的辉煌!
不过那个辉煌不会再有了!虽然并不清楚对手真实的兵力,但是如果连续两次漏算之后还不收手,那不是赌徒,而是失去了彻底失去了理智的疯子。
上帝要让人灭亡,必先让他疯狂!
面对着日军混乱却不愿放弃进攻,彭小文变的愈发冷静。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6472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6472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十九节 神兵天降)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投笔从戎的李白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