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距江东势力迁到柴桑还不到半年,无论是水军营寨、还是柴桑县城都还是草草创立,一路之上,入眼是一望无际的灌木与荒草,木草的间隙又夹杂着大大小小的池沼水洼,车轮碾压碎石子路发出的辚辚声,不时将三三两两的水鸟从草丛中惊起。
周瑜微仰着头靠在车厢侧,双目紧闭,呼吸悠长低平,像是睡着了。鲁肃知这数月来周瑜为建水寨的事废寝忘食,多i没有好好休息过,因此见他入睡不敢打扰,百无聊赖之下抬手挑开窗帘一角向远处眺望。马车先由彭蠡泽向西,转入到官道后,再转向北,庐山山脉出现在左面的地平线。星光有些晦暗,因此山影也有些模糊。
远处天边,一点火光出现在视野中。便在这时,马车猛地一顿,接着急剧颠簸起来,鲁肃正想开口询问出了何事,周瑜身子一震,突然睁开眼,提声问道:“出了什么事?”车夫高声道:“禀都督,起风了,看样子是要下雨啦。”周瑜探手伸向右侧的窗帘,还未触到窗帘,呼的一声,帘布已被风吹开,一股疾风顺着飘起的帘布一角吹来,只吹得周、鲁二人衣衫飒飒作响,耳畔尽是呼呼的风声,周瑜大笑道:“好风。”向鲁肃道:“子敬,你还记得当年咱们从曲阿到吴郡,过长江时也是这般大风。”右手敲击窗棱,高声唱道:“对酒歌,少年时,功名王侯皆粪土。呼朋走东西,义结骨肉恩,江天水海阔,畅寥有鱼龙……”
这正是当年两人同舟渡江时所唱,鲁肃笑道:“公瑾好兴致……”周瑜道:“哈哈,这些i子尽是些琐碎之事,难得有今i这般悠闲时i……”鲁肃紧接着道:“公瑾以为明府找公瑾进府所为何事?”周瑜笑道:“子敬还真是一刻也不让我得闲呢……”哈的一笑,顿了顿,道:“仲谋请我进府和子敬到营寨找我不过前后脚的事,我想所为都是一事,即徐庶到荆州搬救兵的事。”鲁肃道:“其实还有些事我还没说。”不等周瑜追问,鲁肃已接着道:“徐庶来荆州的这一个月,先后去了南阳和江陵,拜访一应荆州名宿。单据我所知,他就曾拜访了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谢该和綦毋闿等数十人。黄承彦自不必说,并州功曹从事黄睿便是黄承彦的亲子,而吴晨在襄阳停留时,就曾借住在綦毋闿家,綦毋闿为吴晨的事和刘表闹翻也是襄阳人尽皆知的事。谢该虽然和并州军没什么干系,但谢该与綦毋闿却是姻亲,这些人聚在一起,极有可能说动刘表出兵宛、叶。”说到这里,鲁肃眉头皱了皱,轻轻叹了一声。周瑜诧异道:“我不是很明白子敬想说什么,子敬有话直说好啦。”
鲁肃道:“那我便直说好了。我忧心荡寇将军会说服主公在刘表牵制曹cao时,进军江夏。”周瑜淡淡一笑,说道:“这有什么不好么?”鲁肃急道:“好当然是好,但要知前次我军所以能一战而胜,全是因庐江之战后我军便一直隐忍不动,让刘表和黄祖产生错觉。有了前车之鉴,刘表和黄祖还会将我们不放在心上么?”
周瑜鄂了鄂,笑道:“原来子敬是这么想的,是我会错了意,还以为子敬是忧心吴晨的生死……”鲁肃没好气得道:“公瑾如何会这般想?”周瑜摆手笑道:“吴晨崛起凉州之速比之伯符当年横扫江东也不遑多让,多少让我有些想见见其人的念头。原以为子敬与我心意相同,这才会有方才的误会……”鲁肃道:“公瑾也不赞成出兵江夏?”周瑜笑道:“错,我倒认为此番正是出江夏的良机。”鲁肃吃了一惊,道:“公瑾为何这般想?”周瑜道:“我倒想先问问子敬,为何认为此时不是出江夏的良机?”鲁肃皱了皱眉,道:“我原有个念头是这样的,即经过去年的江夏之战刘表已对我军有了忌惮之心,这次若他还出兵宛叶必然会先想好应对我军的策略,我军若再次出兵江夏,难保谁是黄雀,谁是螳螂。但今i与庞功曹的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周瑜道:“哦,你们都说了什么?”鲁肃道:“庞功曹言道‘善战者,求之于势,不择于人’,便是这句令我受益匪浅。我军去年也与黄祖交过战,为何最后没能趁胜追击,一是蔡瑁出江陵,顺流而下,侧击我军后路,二是刘表联军山越,使我军腹背受敌。当年荀文若就兖州大乱谏曹cao时曾说过‘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我军亦同此理,江东六郡便是我军的关中、河内,若不能深根固本,如何能以之制天下?由此来看,山越实乃我军心腹之患,平灭山越,深根固本,将我军的势做大做强,即便曹cao灭掉吴晨、河北南下荆州又能耐我军何?”
周瑜点头道:“子敬说得有理。”鲁肃道:“就怕主公念及世仇,加上程公、韩公等人在旁出谋划策,说动主公出兵江夏,那便大失深根固本之要了。”周瑜拍了拍鲁肃的肩头,笑道:“子敬放心,子敬的一番心思我会如实转告仲谋……”话刚说到这里,猛然间一道闪电掠过长空,照得车厢内外睁目如盲,跟着咔啦一声,巨雷便像是在头顶炸开一般,所有声息都湮没在轰隆隆的雷声之中。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64754/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6475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一百一十四章 谁为黄雀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姜尚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