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武侠小说 » 山沟中的军阀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三五章 教训北极熊(三) (1/2)

第二三五章 教训北极熊(三) (1/2)

文/最后的幸存者
山沟中的军阀 | 本章字数:613.24万字 | | 山沟中的军阀txt下载 | 山沟中的军阀手机阅读

开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所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在开战前,舆论可要搞好了,一定要将己方打造成正义的一方。

这不,中苏双方就在那里相互说对方的坏话。

今天苏联说中国是没有信意的国家,已经签订的协议居然不承认。

明天中国就反驳说苏联是出尔反尔的国家,当年时任苏俄外交官的加拉罕了三次对中国的外交宣言。宣言的内容一次比一次删减,到最后根本没履行宣言的内容。

后天苏联说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理由是当年中国的北洋政府趁着苏联国内内/战爆发之际,侵略苏联位于远东地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国称为海参崴)。

大后天中国就反驳说当年北洋政府出兵苏联远东地区是在收复故土,是正义的行为。一个国家拿回自己曾经失去的土地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同时还拿出了当年曾参与出兵苏联远东地区的北洋军士兵珍藏的照片和回忆录。

后面的几天中苏双方就在那里相互喷口水。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由于中苏之间的论战主要是西国党的报纸在参与,其他的报纸都是属于打酱油的角色。可有的报纸不甘寂寞,非要在这时候显示一下存在感。结果它悲剧了,差点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这报纸就是工农党的《新/华/日/报》。

要说《新/华/日/报》差点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也确实够冤枉的。因为一个叫做王名的人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新/华/日/报》上,在文章中王名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摇旗呐喊,声称苏联的行为是正义的,是无可指责的。中国方面应该按照当初的协议,维护苏联在东北的特俗权益,而不是应该严词拒绝。即使中苏之间爆发战争,失败的一定是中国,而不是苏联。为了证明中苏之战中国必败的观点,王名还拿出了一长串证据,来说明苏联的强大,中国的弱小。

还别说,王名还真的有这样的天赋,将中苏之间的对比写得清清楚楚,让人一目了然。

比如说,苏联的领土面积是多少,中国的领土面积又是多少,双方相差多少;苏联领土上的物产种类和数量有多少,中国领土上的物产种类和数量有多少,双方相差多少;苏联的工业实力怎样,中国的工业实力怎样,双方又相差多少……就这样,一项一项比下来,中国对苏联根本占不到任何优势,可能唯一的优势在于中国的人口数量是苏联的两倍多。但其中大部分人口都是文盲,与苏联那些接受过现代化教育的人相比,没有丝毫优势。

还别说,王名的文章一出,某些人立刻跳了出来,大肆鼓吹苏联不可战胜论。

结果他们都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言论煽动罪等罪名送到了监狱里好好待着。发表相关文章的报纸也都受到了调查。

这一调查,乐子就大了。因为被调查的报纸都有些手脚不干净。结果,没说的,准备倒霉吧!

期间有些人还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结果他们也跟着倒霉了。连带着这些人和报纸的名声全都臭了,他们说的话也很难有人相信了。等到这次中苏远东冲突(这是事后的称呼)结束了,他们的灾难才真真正正地来临了。

打口水仗一是为了将己方打扮成正义的一方,二是为己方战前准备提供足够的时间。当然了吸引敌方注意力也是口水仗的任务。

当己方的战争准备即将或者已经就绪了,口水仗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接下来的就是战争。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凌晨三时整(注意啊,这是海参崴的当地东九区区时时间,而不是莫斯科的当地东八区区时时间。)苏联远东方面军向驻扎在中苏边境一带的中国守军发起的突然进攻。中苏之战终于爆发了。

有意思的是,在苏联正式发起进攻前的十分钟苏联方面突然发表了一封电文,电文的大致意思是:既然中方不可履行条约,那么苏联方面将会武力拿回属于苏联的利益。进攻开始时间就在莫斯科时间西元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二十一点整。

不得不说苏联人选的时间够巧妙,而且还有迷惑/性。

当时接收到苏联电文的对苏作战指挥部的电台接收员起初很是惊讶,没想到战争就这么开始了。但很快就放下心来,苏联说的进攻时间是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二十一点整。而开战时间早就过了。苏联这是在虚张声势。但他马上反应过来。距离开战只有不到八分钟了。因为莫斯科时间西元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二十一点整,就是海参崴当地时间的西元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凌晨三时整。来不及细想,接收员立刻大喊道:“快点发出警报,距离苏联发动进攻已经只有不到八分钟了。”

经他这么一喊,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马上忙碌起来。该通知上级的通知上级,该通知下级的通知下级,该通知平级的通知平级……总之一句话,一定要将这个消息通知到每个应该知道他的人耳中。

相对于军方的快速反应,民间就很迟钝了。没办法,谁叫当时知道世界时差的人很少。就算知道了,可能也没法叫人帮忙了。原因无他,深夜里人都睡了,到哪儿去叫人呀。

尽管苏联的行为有些不宣而战的嫌疑,但总是在进攻正式开始前发起的,事实上还真算不上是不宣而战。

对于苏联何

(快捷键 ←) 上一章:第二三四章 教训北极熊(二)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二三六章 教训北极熊(四)(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