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列表 » 君王篇之帝尧(前2377—前2259年) (3/8)

君王篇之帝尧(前2377—前2259年) (3/8)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023.47万字 |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以太原有了“唐”和“唐国”的古名。追溯“唐”的古意,《说文解字》解释为“唐,大言也。”《白虎通·号》解释为“唐,荡荡也,道德至大之貌也。”可见,唐是一个会意字,基本意是:大话、豪言、命令;引申意是:道德至大之人所讲的话、发布的命令。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部落联盟时期,什么人可以宣讲豪言、播布命令、指挥部族群体呢?只有部落联盟的领袖,尧就是这样的人杰。所以,给尧冠以唐的称号正源于此,古人的尧因封唐地得唐号之说,很值得商榷,事实可能正好相反,正是因尧得唐号,称为唐尧,所以才使属地有了唐的名称。古称“唐”的地名至少有三处,诸如河北之“唐”,太原之“唐”,山西晋南之“唐”,都是因唐尧多次迁徙,曾经定居那里而得名,这充分地证明了先有唐尧之名,后有“唐”之地名这个道理。

尧和尧的部族,不知是出于本部族的开拓精神?还是因为当时汾河的受阻于霍山而时有水患?他们在太原居留一个时期之后,留下了自己的裔族,留下了已经创下的业绩,留下了太原的唐文化和古唐城,又沿着汾河南流的方向继续迁徙,最终落脚于今日的临汾盆地———平阳。对此,后来的史书上也有记录。东汉人郑玄在其《诗谱》中就说:“尧始居晋阳,后迁河东。”清著名汉书家阎若琚所著《尚书疏证》也说:“尧为天子实先都晋阳,后迁平阳府。”于是,又有了“尧都平阳”之说,同时也印证了“尧始都晋阳,后迁晋阳”的古记。关于太原的另一个古名“北唐”,就是在唐尧由初都太原迁都平阳后,因太原地处平阳之北,为区别初都太原之唐和平阳之唐,遂以地理方位为准,在太原之唐前面又加了个“北”字,这就是太原又称“北唐”的缘由。

才华

尧的品质和才智俱是非凡绝伦,“其仁如天,共知(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所以他即位以后,局面大变:举荐本族德才兼备的贤者,首先使族人能紧密团结,做到“九族既睦”;又考察百官的政绩,区分高下,奖善罚恶,使政务井然有序;同时注意协调各个邦族间的关系,教育老百姓和睦相处,因而“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天下安宁,政治清明,世风祥和。

功绩

制定历法

传说在尧的时代,首次制定了历法,这样,劳动人民就能够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不致耽误农时。汉民族是农业垦殖历史悠久的民族,对农时十分重视,故《尚书·尧典》对此有详细记载。

《尧典》上说,尧命令羲氏、和氏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制定历法,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叫“敬授民时”,他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旸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井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

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由此可知,古人将帝尧的时代视为农耕文化出现飞跃进步的时代。

轶事

出世

传说上古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名叫庆都,她是伊耆侯的闺女。庆都成婚以后仍留住娘家,这年春正月末,伊耆侯老两口带着庆都,坐上小船游览观光。于三河之上,正午时分,忽然刮起一阵狂风,迎面天上卷来一朵红云,在小船上形成扶摇直上的龙卷风,仿佛这旋风里有一条赤龙在飞舞。老两口惊恐万状,可看女儿庆都却若无其事的样儿,还冲着那条赤龙笑呢。傍晚时,风住云散,赤龙也不见了。第二天搭船返回途中,又刮起大风,卷来红云又出现了那条赤龙,不过形体小了些,长约一丈左右。因为它并未肆虐加害于人,老两口也就不怎么害怕了。

晚上,老两口睡了,可庆都却睡不着。她闭着双眼还不由得抿上嘴发笑。朦胧中阴风四合,赤龙扑上她身,她迷糊了。醒来时身上还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张沾满涎水沫的画儿,上面画着一个红色的人像,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上书:亦受天佑。她将这图画藏了起来,从此以后,庆都就怀孕了。她住在丹陵,过了十四个月,生卜一个儿子。庆都拿出赤龙留下的图文一看,儿子生得和图上画的人一模一样。帝喾闻报庆都为他生了儿子,本该高兴,岂料他的母亲恰在这个儿子降生的时候去世了。帝喾是个孝子,为母亲的去世哭得成了泪人儿,哪里还会有高兴的心情呢。他为母亲一连服孝三年,也顾不下庆都和儿子的事。庆都带着儿子住在娘家,直把儿子抚养到十岁,才让他回到父亲的身边。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帝尧。所以帝尧小时先随外祖父家的姓为伊祁(耆)氏,后又称陶唐氏。

2008年攸县尧帝史迹专家论证预备会在株洲市金龙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考古界、先秦史研究界知名教授(研究员),本着把攸县尧帝史迹放到

(快捷键 ←) 上一页:君王篇之帝挚(前2409—前2352年)(3/8)章节列表下一页:君王篇之帝尧(续)(3/8)(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