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列表 » 名贤篇之许由(约前2323—前2244) (2/3)

名贤篇之许由(约前2323—前2244) (2/3)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1023.47万字 |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平御览》引《西征记》云:“许昌城本许由所居”。在今天河南省的登封市、许昌市、禹州市、鄢陵县一带,沿颍河流域,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许由的传说,保存着大批有关许由的遗迹。许由及其部族活动的颍水流域,正是一千余年后西周武王分封姜文叔的许国的所在地,这从地域上说明许由和文叔之间是有传承关系的。所以,唐.颜师古在《急就篇.注》中说:“许氏,许由之后也。”南宋文天祥在《五云夏造许氏初修族谱序》中说:“按许氏,自由隐许,遂以为姓。今许州箕山有由所葬之处,即其地也。”事实说明,许由是许姓的始祖,登封箕山及颍水流域的许昌市鄢陵县等地是许姓的祖居地。西周初年,周武王访三皇五帝之后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后,四岳伯夷的裔孙姜文叔,把他封在许地(今河南许昌东),建立男爵许国。古今许多学者均认为四岳伯夷就是许由,文叔和许由一脉相承。春秋时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辗转迁徙,前506年迁于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到战国初,传至国君元公结时,被楚国灭掉(一说灭于魏),子孙为纪念故国,以国名为氏,又形成了一批许姓居民,这就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说的:“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的由来。这些许国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并不姓许,为了纪念故国,即以许国国名为姓,这成为早期许姓的又一个重要来源,是许姓的另一个得姓缘由。

6县官许由

相传某年,来了一个名许由的县官,搜刮民财,贪得无厌,他听说永安境内屡经战乱,心想地下一定埋有宝物,便组织一班心腹,专门盗古墓,掘地窖。一天,许由偶尔发现大堂座位下面有块闪闪发光、放射异彩得石板,凭着敏感,知道此石板来历不凡,便喝退差人,只让妻子帮忙,揭开石板,探知究竟。石板揭开,什么也没有,用灯一照,发现有一个石梯,看不见尽头。许由壮着胆子,提着灯笼下了地道,来到蜀汉皇帝刘备的妻子甘夫人的墓前,许由心想我要发大财了。忽然,从墓前长明灯里飞出一张纸条,悬在他的面前,纸条上写着:许由许由,无冤无仇。私开吾墓,永安宫给我上油!

纸上十六言之后还有一行字,大意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诸葛亮,托造墓人代甘夫人英灵藏纸条于此,知五百年中必有某人来拜谒皇后而添油也。当许由刚把纸条看完,长明灯渐渐暗了下来,似乎一下子就要熄灭。许由吓得浑身哆嗦,连忙唤人添油,不想这小小的灯窝竟像一个无底洞,加进去的油,一会儿不见了,一壶、一桶、十桶八桶倒下去,仍不见底。灯苗还是一闪一闪地,快要熄灭似的。

许由只觉得阴风惨惨,仿佛有无数鬼怪扑来咬他,昏了过去。他的妻子为了保全丈夫的性命,不得不拿出夫妇俩的应得之财和不义之财,先是买了一条街的油,然后又买了一个城的油,最后把船上的油桶也抬来了,一桶桶浇进长明灯里,此时,长明灯才稍微亮了一点儿,但灯窝还没有满,纸条仍是贴着似的,不肯收去。许由睁开眼,直勾勾地望着纸条,神志不清。

许由妻子忽然想起还有梳妆油,跌跌撞撞地抱着梳妆盒里的油来了,一滴不剩地添上去。这一招灵验了,长明灯一下子辉煌起来,纸条飘飘地飞向灯苗来,化作袅袅青烟。许由像害了大病一样,神志渐渐清醒。许由经过这场灾难之后,再也不敢捞取昧良心地钱,后来成了一名远近闻名地清官。御任时,许由指着大堂座位下那块闪闪发光、放射异彩地石板,语重心长地将这段经历告知新县令,并亲笔题写了一块“奉公守节”地匾相赠。后任县令深有所悟,奏请皇上,将匾额上的四字取头纳尾,更名“奉节”,皇上很快批准,从此就改名为奉节县了,一直至今。

7许姓

研究会先后组织举行过六次高规格、大范围的许由与许氏文化研讨活动,主要取得了三项学术成果:一是弄清了上古高士——许由其人、其事、其精神及其对许氏家族家风的重大影响,得出了“许氏祖乃许由,根在箕山”的科学结论;二是弄清了炎帝、许由、文叔三位重要历史人物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确立了许由的开姓始祖地位;三是基本理清了许氏家族从今登封箕山到今许昌鄢陵、漯河、叶县及国内和世界各地四千多年来的迁徙发展脉络和当今海内外许氏的分布状况。随着许由与许氏文化内涵的不断增加和提高,以及坚持不懈的广泛宣传与弘扬,许由也因此被河南史学界一致推定为“郑州十大历史名人”,位居黄帝之后。

许姓的另一种说法是出自姜姓,以国为氏,西周姜姓诸侯国许国始祖为文叔,即许文叔。许由和文叔同为许姓的始祖,只是许由早于文叔1100余年,所以当认定许由是许姓的开姓始祖,而文叔则是许姓的开国始祖。

8许由墓

许由相传为尧时高士,尧要把君位让给他,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颖水边洗耳,表示名禄之言污耳。清康熙《黎城县志》载“许由墓在县北70里晒布崖下。”清光绪《黎城县续志》载:“箕山在县北80里彭庄,益避禹子于北,有许由墓,在晒布崖下。颍水在县70里,有小溪日颍,相传为许由洗耳

(快捷键 ←) 上一页:名媛篇之黄帝妻方雷氏(补)(2/3)章节列表下一页:名贤篇之羲和(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