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常彦波仙堂传最新章节列表 » 192、无知大神 (2/2)

192、无知大神 (2/2)

文/常彦波
常彦波仙堂传 | 本章字数:299.96万字 | | 常彦波仙堂传txt下载 | 常彦波仙堂传手机阅读
共同信仰和各种宗教行为,决定了萨满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作用,并利用它们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秩序和社会组织体制。因此萨满教应看作是以信仰观念和崇拜对象为核心,以萨满和一般信众的习俗性的宗教体验,以规范化的信仰和崇拜行为,以血缘或地域关系为活动形式三方面表现相统一的社会文化体系。

萨满一词最早是在我国史籍中出现的。《三朝北盟会编》中称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有些学者认为,萨满一词源自通古斯语,指兴奋的人、激动的人或壮烈的人,为萨满教巫师即跳神之人的专称,也被理解为这些氏族中萨满之神的代理人和化身。萨满一般分为职业萨满和家庭萨满,前者为整个部落、村或屯之萨满教的首领,负责全族跳神活动;后者则是家庭中的女成员,主持家庭跳神活动

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萨满企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由于萨满教曾流行于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如通古斯语族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突厥语族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以及蒙古语族的蒙古族和达斡尔族等。所以各民族对萨满的称呼不同,每个民族对萨满的称呼也不一不致。蒙古族把男萨满称作勃额,把女萨满称作奥德根。雅库特人称萨满为奥云。达斡尔族称萨满为雅德根。塔塔尔族、哈萨克族等称萨满为喀木,也有称奥云或巴克西的。

在中国东北诸民族萨满的跳神仪式中,尽管不同民族的萨满有不同的程式,甚至不同的氏族之间亦不尽相同,但基本程序是完全相同的:请神——向神灵献祭;降神——用鼓语呼唤神灵的到来;领神——神灵附体后萨满代神立言;送神——将神灵送走。这样,请神(献牲)、降神(脱魂)、领神(凭灵)、送神便构成了阿尔泰语系诸族萨满仪式的基本架构。此外,阿尔泰语系诸族中的一些民族还有许多相同内容的祭祀仪式,譬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都有祭敖包的萨满仪节;鄂温克族的奥米那楞,鄂伦春族的奥米南,达斡尔族的斡米南,都是同一性质的萨满集会活动。显然这是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互相影响与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东北地域文化的某些共同特征。

萨满教堪称世上最伟大的宗教,无比殊胜。

(快捷键 ←) 上一页:191、女娲求婚(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