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铁十字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节 动荡的昭和时代(中) (3/4)

第三节 动荡的昭和时代(中) (3/4)

文/月影梧桐
铁十字 | 本章字数:1158万字 | | 铁十字txt下载 | 铁十字手机阅读
贤二、山下奉文等人都采取坚决维护河本的方针,反对以军法或司法程序处置河本。同时也得到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及荒木贞夫、小矶国昭等参谋本部首脑支持,形成陆军全体结成维护河本的阵势,而执政党政友会的首脑也强烈反对处置河本。

田中是聪明人,知道不能硬来,否则内阁会倒台,便换了口气,跑到宫里和陛下说:“查了,和陆军没有关系,确实是南方革命军干的。”

这种出尔反尔的态度把陛下气坏了,一下子就把他给轰出去。还对侍从话前言不搭后语,以后不需要再来见他。铃木就把这句话原原本本告诉了田中。田中一下慌了,失去tian 信任,内阁一定维持不下去,后来确实如此,他勉强继续支持了一年,最后还是在次年7月2日辞职。

当然河本大作也没捞到便宜,或者说捞到大便宜,他当时按退役处理,在离开关东军之前,坚持推荐板垣征四郎继任关东军高级参谋,尽管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心中另有人选,但因河本替关东军及村冈司令官本人承担了皇姑屯事件的责任,村冈只好让步,同意板垣接任河本的职务。河本被编入预备役,由后来的陆军大臣阿部信行斡旋出任中日实业公司顾问。

这件事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少壮派可以无视中枢和政府的意见自行其是,只要同僚们认可,哪怕搞砸了也不会怎么样,大不了退役搞经济去。另外他把板垣征四郎弄到了关东军,又过了一年,石原莞尔也到了关东军,两个人本来就是好朋友,现在终于可以开始联手了。

当然板垣和石原比河本要靠谱得多,考虑也多,陆军流传着一句话:“石原之智、板垣之胆”,石原排名要在板垣之前。现在不是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叫小泽征尔么?这名字我一看就要笑,这分明是从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中各取一个字拿来命名的!{编者注:我们向小泽征尔先生求证,他表示小林将军说的一点不错,他父亲极其佩服这两人,所以拿来命名},我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因为我的名字也是我父亲拿了别人的名字给我命名的——光秀!就是从明智光秀这得名的。

我有点懂事时曾问过父亲,怎么不叫我秀吉{译者注:日本战国关白丰臣秀吉}或信长{译者注:日本战国大名织田信长}或家康{译者注:德川幕府创始人德川家康}呢?哪怕叫信玄{译者注:战国大名武田信玄,人称甲斐之虎}也威风凛凛啊。

父亲回答很有意思:“这些都是主公的名字,你不配用,我觉得你当不了主公,你能做个大将就很好了!至于为什么叫光秀而不选其他,你将来自己思考,本能寺之变我还是懂的。”

说来惭愧,这名字我真正弄明白意思、涵义和父亲的希望已是快50岁的时候了,说起来真怪,我父亲只念过3年书,根本不懂战国史,他所谓的那点战国知识全是道听途说来的小说和话本,但就是给我取了一个这样的名字。对了,我那个早夭的弟弟叫清正!{译者注:日本战国武将加藤清正}

言归正传,当初河本an sha张作霖,是希望趁着满洲群龙无首一举控制,但这希望很快就破灭——张学良成了满洲地方首领,还造成了反效果——张学良察觉帝国与张作霖被害有关,对帝国采取了疏远、防范的政策,态度比张作霖还差,又采取了满洲易帜的方式和南方蒋z quan完成妥协,所以头脑简单的军人把事情搞得更坏。

这时候政客又开始发挥作用,他们希望收买奉系军阀杨宇霆来取代张学良,但杨宇霆很快就被张学良击毙,这条线也断了。更让少壮派军人惊恐的是中东路事件——昭和5年7月,也就是田中内阁倒台的同一个月,在南京国民政府怂恿下,张学良以武力强行收回当时为苏联掌握的中东铁路部分管理权。17日,苏联政府宣布从中国召回所有官方代表,要求中国外交官迅速撤离,断绝外交关系。9至11月,苏联远东特别集团军进攻中国奉系军队,张学良战败,不但梁忠甲旅长以下很多重要军官被俘虏,其这几年武装起来的军队遭到严重损失,根据观察,至少2个旅重创将近覆灭,其他4个旅中创需要重整。

双方在当年12月份签署和平协定,张学良不但没收回中东路,还赔出去更多,更重要的是,南方蒋z quan口头上说支持他,实际上没有一点实际援助,而中国布尔什维克z quan站在苏联一边,强烈反对张学良。我这个半个布尔什维克永远进化不了到十足的布尔什维克就是这件事触动的——按照我朴素的理念,张学良再不好也是中国人,而且他是为收回中东路而战,苏联再好对中国来说也是外国人,哪有中国政党不帮自己人帮外国人呢?就算再看不惯,两不相帮总可以吧?这件事我在后来潜伏初期与z方面也有争论,暂时不表。【译者注:这段污蔑之词请注意批判鉴别】

中东路之战造成了三个后果:

第一,关东军对苏联军队产生不安感:这种不安来自于苏联完成一五计划后国力大增,甚至已超过了日本,这是我们从军队的战斗士气和锐气中看出来的,苏方物资充足、装备完善,和日俄战争时期士气低落、物资匮乏、准备不足完全是两回事;

第二,政界要人对失去满洲充满恐慌感:因为苏联一旦恢复和强大就必然向满洲渗透,张学良z quan抵挡不住苏联人,南方蒋z quan不实际支持他,内部还有中国布尔什维克为苏联人充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二节 动荡的昭和时代(上)(3/4)章节列表下一页:第四节 动荡的昭和时代(下)(3/4)(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