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百人会之关东局最新章节列表 » 第331章 决战前的准备 (2/3)

第331章 决战前的准备 (2/3)

文/渔父.QD
百人会之关东局 | 本章字数:894.35万字 | | 百人会之关东局txt下载 | 百人会之关东局手机阅读
,让日军认为自己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其中一个就是印刷防御方面的手册,发放下去。要日本人看到这个手册,判断出,苏军这几天的任务是防御。根据夏季汇报上来的,有几个基层军官丢失了手册,受到了纪律处分。

第三,他在布置军队。趁着这几天阵地上的大雾,把部队布置开了。外蒙古的秋天来了,大雾,多么及时。

苏军统帅部已经把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团军。这是临时组织的具有独立作战职能的多种合成的大兵团。7月15日,他,朱可夫,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员。

他建立了三个集群,即南部,北部,和中央三个集群。主要为步兵的中央集群牵制正面的日军,南北装甲机械化集群从南北两翼包抄围歼日军。

集群编制如下:

南部集群:步兵第57师、坦克第6旅、蒙古骑兵第8师、摩托装甲第8旅、坦克第

11旅的两个坦克营、一个自行火炮营、防坦克第37营和一个喷火坦克连。

北部集群:坦克第11旅、摩托装甲第7旅、步兵第36师第601团、蒙古骑兵第6

师和防坦克第87营。

中央集群:步兵第36师和第82师、步兵机枪第5旅和两个炮兵团。朱可夫的预备队是摩托装甲第9旅和空降兵第212旅。

朱可夫虽然表面上是骑兵的拥护者,但却天才地创造了立体作战。在这个时代,这个时间,应该只有德国和苏联有这种战术的实践,也只有他们这样的国力才能支撑这种实践。

从此,人类的战争开始了光辉的一页。由战壕要塞工事里的密集屠杀,变成了大范围内钢铁的倾泻和坦克战车洪流的冲击。

19日夜,他组织苏军在哈拉哈河上架了浮桥。

朱可夫对东北的抗日部队,也就是东北联军感到吃惊。他们做的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知道,如果不是他们破坏铁路,甚至一度功课铁路沿线的几个城市,日军在前线的兵力还会更多,补给会更加充分。

朱可夫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他知道,日本人在和苏联谈判。他必须打一个大胜仗,为谈判的胜利创造条件。

这几天,他收到了几份来自伊春的电报,通报他,伊春部队准备参战,部队到达了什么地方,等等。

朱可夫根据观察员的回报,知道伊春的部队装备很差,文化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这样的部队是不能寄予很大的希望的,能起到一点破坏交通的作用就不错了。

所以,他没有给抗日联军分派具体的作战任务,只是说,等他们进入战场,根据战场具体形势决定。

|

其实,这一段时间里,日军也没闲着。

日军在调动部队,第二第四师团已经逐渐到了海拉尔。除了部队调动,大量的辎重也在逐渐地运输过来了。

为实施统一指挥,日军于8月4日,在海拉尔组建第6集团军,辖第23,第7步兵师团和第8国境警备队,司令荻州立兵中将,兵力约5.9万人。

不过,在实质上,战役的指挥不是荻州立兵,是关东军司令部。

日军在中线、南线和北线集结的防御兵力有75000人,机枪1283挺,大炮300门,飞机31o架。

日军在搜集苏军的动态,对苏军的下一步动作进行判断。主要想判断对方是要打反击战,还是对峙。

日军很快就拿到了这个苏军的防御手册,认为苏军不会大规模进攻。

但是,在收到了冈部太郎的情报后,海拉尔明白了苏军的战略欺骗。苏军要搞大反攻。

日军搞战术很厉害。他们开始不动声色开始准备。这一段时间里,关东军把分布在各个部队的炮弹子弹炸药运输到海拉尔和阿尔山,然后分发到各个部队。

除此之外,前线指挥部还下死命令,把第二第四军团调动到了诺门坎前线。

他们还派出了大量的小部队,侦察苏军的部队布置。根据苏军的配置,他们做了相应的布置。

小路只发出了一个小小的情报,就把战役的进程改变了。历史被改变了,苏军和日军都增加了部队,增加了物资调动,他们都做了更有效的准备。不论哪一方胜利,战争都会更加残酷。

第二师团及时地进入了战位,他们的炮兵也都到位了。第二师团是目前战场上最强大的日本部队,是荻州立兵依仗的主要力量。

第二师团成立于仙台,也称仙台师团,因在日俄战争的出色表现,又称勇士团。这个师团参加过甲午战争(日本叫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那那有他,阵阵拉不下。目前,第二师团驻扎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松花江区域,是讨伐抗日联军的主要部队。

在诺门坎战役里,关东军下令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大阪(第四师团)、仙台(第二师团)两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仙台师团接到命令后,强行军4天从海拉尔赶到诺门坎。

第四师团也进入了战场。

第四师团,建立于大阪,通称:淀。现任师团长泽田茂。

第四师团的出动命令虽然下达,却迟迟不动。师团内的疾病患者激增,激动的日军联队长在狂怒之下,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这才勉强组织好部队向前线进发,“联队长改行当大夫”的笑话也就此在日军中流传开来。

历史上,第四师团整整走了8天,才到前线,此时,苏日宣布停战。返程的时候,第四师团齐装满员、精神饱满。这

(快捷键 ←) 上一页:第330章 情报战的关键一局(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332章 大决战,首创立体战争(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