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百感小集最新章节列表 » 91 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发明 (1/2)

91 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发明 (1/2)

文/奶奶01234
百感小集 | 本章字数:153.21万字 | | 百感小集txt下载 | 百感小集手机阅读

发现是一种发觉,它是客观上早已存在的事物,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而发明是客观上并不存在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的事物。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发现是发明的基础,发明是发现的升华,由发现到发明,是一次质的飞跃,是人们的主观意识、客观条件、学识才能等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联系教学,发现可以说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基本技能),发明是创新精神(再造能力)。之所以用发现与发明两个概念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聚焦点。我们抓住了这两个聚焦点教学,也就可以说完成了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的任务(当然,素质教育范畴较大,此处侧重指智育中的素质能力)。

根据江总书记主席对教育工作的指示,要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我们的教育的职责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在体现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两个聚焦点发现与发明上狠下功夫。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发明呢?

现阶段只是尝试着前进,企盼着总结出一条成功的经验。

发现和发明的思想教育,即心理机制的启蒙和统帅作用。

《心理学》中说:“一个人有认识某种事物的需要,这种倾向性占据优势的地位,就能引起人的积极的相应的智力活动和意志努力”,这段论述强调了心理即思想在人的行动中所起的启蒙和统帅作用。我们据此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发现与发明的意义,对它们感兴趣,产生想发现和发明的意愿,使他们热衷于这两项工作从而提高自己。

发现的实践培养,即基本技能的形成。

前面我们已说明了发现是我们现阶段教学中强调的与知识并存的能力。“掌握知识,也必须要有较好的能力。不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就不能深透地理解知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个人只掌握一些固定的现成的知识,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客观需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能力更为重要。如果在教学中忽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必然给人才的培养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能力的培养是个大问题,方法也多种多样。我认为最关键的只有两种,启发式和操作训练。现阶段是启发式一点儿也不新鲜,因为它有漫长的历史过程。启发式教学在我国古代就有。启发式是教师把学生看成认识活动的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发展变化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方法。可见,不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绝对的错误,而想让学生真正地获得知识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教学,毕竟离不开启发式,可以说是经验第一条就是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启发式的核心有四点:一是设疑,即“问题式”,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有疑则能探索不止,无疑则停滞不前,试看大发明家瓦特从提出水开了为什么壶盖被掀动的疑问开始终生探索,结果有许多发明。教师要设好疑,就能很好地启发学生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使他们有所发现。第二个是“提示”即指导式。提示是在学生无从下手或没有思路的情境下进行。它是一点儿星火,起燎原作用。火种必不可少,这提示是指导学生就着这点儿启蒙进行独立的思考,得出结论即发现。第三个是诱导式,像孟子一样,设下大小圈套,循序渐进地把对方引入既定目标。第四个是跳跃式,教师就既定目标某一个关键的引发点启发,省去许多循序渐进的程序,直接得到结论,这一点事实上存在,只是人们没有把它列入“日程”上来。

操作训练就是实践,这是搞发现培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教育学》中说:“学生掌握知识的完整过程由具体到抽象,即由感知到理解,再由抽象到具体,即由理解到实践运用的过程。”“技能是在实践中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技能是经过专门的培养并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得到的。”即使是启发式也离不开实践,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通过亲自操作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各种技能。实践也是多种多样的,此处仅举两种。一种是教师不能一言堂,不能把事物的来龙去脉(原理)和盘托出,要设下埋伏(这就是文学中的“悬念”),让学生顺藤摸瓜,给他们留下思维空间,自己得到结果。《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宝黛为什么初会时似曾相识?教师让学生看原著找出答案。第二种是做题。每道题的知识面(宽度)、知识点(深度)都不是单一的,这更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能力。一般地说,题干本身就是一种提示,教师要好好地引导学生审题干。有时题干给已知条件的,这属于正统的提示,有的题干提出要求,这是一种间接的提示,是规范着学生探索答案的方向和目标。在题干的指示和要求下,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与判断,最后得出答案。这种实践操作的频率越高,效果就越好。因为“经过这样的掌握知识到应用知识,再由应用知识到掌握知识的

(快捷键 ←) 上一章:90 诗歌二首章节列表下一页:92 检阅解说词二篇(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