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乱扯西游释厄传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回 近百年辛苦 一朝日月明 (3/6)

第四回 近百年辛苦 一朝日月明 (3/6)

文/凯撒说书
乱扯西游释厄传 | 本章字数:216.83万字 | | 乱扯西游释厄传txt下载 | 乱扯西游释厄传手机阅读
效窦融之事,帅二万骑及步兵之众,助朕成功,至今关内之民时思之。尔当习将之谋略,以待成人而备侮。特授尔某官,永为世袭,尔懋哉。”

此时的李世昌不到20岁,还是个孩子哩,“年虽未冠,而授兵卫之职”,做了怀远将军的。可见老朱还是挺看重李氏父子的,也说明朱元璋对于功臣的态度是相当不错的。只要你别嚣张跋扈就行,否则杀无赦,譬如廖永忠之流。

回来书中,这李天王唯有退兵,回天启奏玉帝暂且不提,孙悟空下辖七十二洞妖王还有六个魔王结义哥哥都来贺喜,顺便凑了七个大圣,这里就是有所影射元末江南造反并称帝王的各方首领。朱元璋起事最晚,故在里面是小七儿。

天上知道了初战失利,本打算再战,正说间,太白金星又窜出来了,建议还是招安,让其做个有官无禄的齐天大圣。这里咱们要明白一点,这什么齐天大圣其实是个什么地位呢?我们看玉帝的称号,是上圣大慈大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那我们就明白了,上圣的尊号是比大圣要高的(中间还隔着至圣呢),就像元朝皇帝跟吴王什么的关系差不多呀。

西游记里面的玉帝到底是何方神圣?在《礼》书里面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所以配上帝也。”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关于上帝,《元史》记载,在汉初曰上帝,曰太一,曰皇天上帝;魏曰皇皇帝天;梁曰天皇大帝;西晋曰昊天上帝;唐、宋以来,坛上既设昊天上帝,第一等复有天皇大帝,其五天帝与太一、天一等,皆不经见;元朝大德九年,中书圆议,止依《周礼》,祀昊天上帝。

明朝的说法变化很大,朱元璋的时候,在洪武元年,李善长给老朱说,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报天,夏至报地,所以顺阴阳之义也。祭天于南郊之圜丘,祭地于北郊之方泽,所以顺阴阳之位也。自秦立四时,以祀白、青、黄、赤四帝。汉高祖复增北畤,兼祀黑帝。至武帝有雍五畤,及渭阳五帝、甘泉太乙之祠,而昊天上帝之祭则未尝举行,魏、晋以后,宗郑玄者,以为天有六名,岁凡九祭。宗王肃者,以为天体惟一,安得有六?一岁二祭,安得有九?虽因革不同,大抵多参二家之说。自汉武用祠官宽舒议,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礼如祀天。而后世因于北郊之外,仍祠后土。又郑玄惑于纬书,谓夏至于方丘之上祭昆仑之祇,七月于泰折之坛祭神州之祇,析而为二。后世又因之一岁二祭。元始间,王莽奏罢甘泉泰畤,复长安南北郊。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亲合祀天地于南郊。由汉历唐,千余年间,皆因之合祭。其亲祀北郊者,惟魏文帝、周武帝、隋高祖、唐玄宗四帝而已。宋元丰中,议罢合祭。绍圣、政和间,或分或合。高宗南渡以后,惟用合祭之礼。元成宗始合祭天地五方帝,已而立南郊,专祀天。泰定中,又合祭。文宗至顺以后,惟祀昊天上帝。今当遵古制,分祭天地于南北郊。冬至则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大明、夜明、星辰、太岁从祀。夏至则祀皇地祇于方丘,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从祀。太祖如其议行之。

但在嘉靖十七年的时候,朱厚熜又将“玉帝”给改为了皇天上帝。

不过上帝可不止一个,还有五行人帝(五方上帝)甚至还有其他旁的所谓上帝,只是不能再加以天的称号才可区分开来。

在西游记第五十二回中,孙悟空见了青牛精,说了一大堆闲话,里面有“绑见玉皇张大帝,曹官拷较罪该当”的内容。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汉朝以前,可从来没有说过玉帝姓张哈。大概是在汉朝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曾经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说法。或许,这个历史事件造成了以后民间传说中玉帝是姓张的缘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民间传说中,玉帝乃是凡人上天统管众神仙。不过在吴承恩版本的西游记里面,明显采用了民间传说为主道释的观念为辅,王母娘娘是玉帝的老婆,玉帝还有七个女儿一个妹妹,外甥是二郎神的。

那么道教是不认可这个玉皇张大帝的,玉帝代表了天-昊天啊,全称是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怎么可能有姓氏哩?而且玉帝也没有媳妇,更没有真正的儿女,那就没有妹妹了,自然二郎神和玉帝肯定没有亲戚关系的。

佛教更是不同意,他们也认为有天帝,不过却是梵天和帝释天,是佛教的两位护法神。但这二天分别最早源自印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佛教为了自身的发展,就将这二位给划入到自家了的。其中梵天应该是男的(而且有媳妇的),帝释天的性别不好判定(但是在印度教的说法中,也是有媳妇的)。

反正关于玉帝呢,大家谁也说不清个所以然的,瞎凑合就各自理解吧。不过对于上帝,最早的记载,是在古代中国就早而有之的,数量也不止一个俩的,但却不等同于现在所说的所谓上帝。

这里再多说一下好像题外话,就是咱们说下孔子孔圣人,儒家创始代表人物。但在汉武帝之前,大家对之的态度也莫衷一是,多数人只是认为这人是显学的大成代表而已。当初百家争鸣,大的家主要有十家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方技家还有不入流的小说家。在这些家里面,那只有老子的大名被攻击的最少,剩下的都不例外挨个被别的家相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三回 袭据集庆路 应天缓称王(3/6)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五回 双吴不两立 唯有轻叹息(3/6)(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