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2 (6/8)
“宁儿不得无礼,这位是新上任的中郎将董卓,马上就要出征冀州了。”毕竟是自己的亲戚,不好太让董卓难看,于是灵帝出面打圆场道“仲颖先退下准备出兵的事宜吧!”虽然舍不得这么快离开两个美人,但是灵帝已经下了逐客令,自己也不能继续赖在这里,董卓只好起身道:“如此,末将告辞!”临了,还意犹未尽的看了刘宁一眼,没想到正好碰上刘宁怒气冲冲的眼神,董卓吓得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上,连忙屁滚尿流的跑了出去。何皇后摸着刘宁的脑袋笑着对灵帝说道:“陛下看到了吗?自从有了奉先撑腰,宁儿的性子可是越来越烈了!”“母后!你又欺负人家!”刘宁不禁又嘟起了小嘴。门外董卓拍了拍屁股上的土,怒道:“给脸不要脸的小丫头,有吕布撑腰又怎么样?看老子是怎么把你拖到床上的!”万年公主刚烈的性格此时已经激起了董卓征服的yù_wàng,他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让万年公主屈服在自己面前。
巨鹿太守府,看着红着眼圈正在为自己收拾行装的甄瑶,吕布心中一时间万分酸楚。只见他走上前去想按住自己的衣物,不期正好握住了甄瑶的手:“瑶儿,别收拾了,休息一会儿吧!”甄瑶轻声啜泣着抬起头:“将军,真的不能带瑶儿同行吗?”
吕布沉默了一会儿,而后艰难的对甄瑶说道:“瑶儿,广宗张角拥兵十五万,就算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我们也不能大意,所以,请你原谅我。”说着,吕布转过身去不去看甄瑶,甄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从背后抱住吕布:“不,将军,瑶儿不要离开你,求求你,求求你将军。”说着,甄瑶越哭越厉害了。
“将军,大军……”成廉走进屋子里,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呆住了。
尽管两篇文章主要描写的不是张辽,但是笔者对张辽的喜爱由此可见,据历史记载: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sx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后世将其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张辽本是聂壹的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张辽少年时便已举郡吏。东汉末年,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他带兵往赴京都。何进又遣张辽往hb募兵,共得千余人。可是当张辽募兵尚未还时,京中的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董卓死时,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迁任骑都尉(相当于骑兵队长,地位略低于将军)。[2不久,吕布为李傕、郭汜等击败,张辽跟从吕布往东奔至兖州,为曹操所败后前往徐州。建安二年(197年),张辽任北地太守、鲁相等职,时年二十八岁。建安三年(198年),吕布遣张辽与高顺等攻破刘备,[4]但其后曹操破吕布于下邳,张辽率领吕布军余众归降,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派颜良袭击白马,曹操命张辽与关羽同为解白马之围的前锋,击破袁军。数有战功,累迁裨将军。[6]等到曹操击败袁绍的主力部队后,另派张辽平定鲁国诸县。
建安十三年(208年),那时候荆州尚未安定,曹操命张辽屯军于长社。军队临出发之际,军中忽有谋反者起事骚动,半夜惊乱起火,全军尽受其扰。此时张辽对左右说:“不可乱动。这一定不会是全营尽反,必然是引起叛变之人,想藉此惑乱他人而已。于是传令军中,只要不是反乱者安坐勿动。而张辽则带领亲兵数十人,守立于阵中。不久情况稳定下来,军中随即擒获首谋者,并将其杀除,****亦告平定。[1赤壁之战时曹操徙赵俨为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建安十四年(209年),庐江人陈兰、梅成占据氐等六县作叛,曹操于是遣于禁、臧霸等讨伐梅成,又命张辽督领张郃、牛盖等讨伐陈兰。当时梅成诈降于禁,于禁引军便还。不料梅成趁机会带其军众往投陈兰,二人转入灊山自守。灊山中有天柱山,高峻约有二十馀里,道路险狭,陈兰等众避于其上,山下进军难通。张辽意欲登山进兵,诸将皆说:“此山道路险恶,我军兵少,很难可以深入用兵。”张辽却说:“这正是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只有勇者可以前进)。”于是进至山下安营,起兵上山攻击,终于斩下陈兰、梅成首级,尽虏其众。曹操论诸将功劳,说:“登上天山,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77383/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7738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关于本书2)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暮寒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