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修真小说 » 超级腰带最新章节列表 » 道门流派——灵宝派 (2/3)

道门流派——灵宝派 (2/3)

文/缺少按键
超级腰带 | 本章字数:444.85万字 | | 超级腰带txt下载 | 超级腰带手机阅读
传葛玄神迹,故造经者依托之耳。‘有学者提出,既然汉末已经造出‘灵宝经‘,葛玄传授其中某些部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种推测不无一定道理。但即使这样,葛玄所得仅是古《灵宝经》的某些部分,绝不会有《灵宝略纪》所云三十三卷,只能是葛巢甫及其后继者所造作。如真有其事,葛洪《抱朴子内篇》是不会不载的。

从上述葛巢甫及其后继者所编造的传经谱系中,可以看出,灵宝派尊奉的最高神是元始天尊,祖师是三国吴道士葛玄。晋末至南朝宋时期所出的许多‘灵宝经‘,大多托称元始天尊所说,并以太极左仙公葛玄‘语禀‘、‘请问‘的形式加以铺叙。其中如《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原名为《太极左仙公请问经》,《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原名为《仙人请问众圣难经》。据《灵宝略纪》载,葛玄所受三十三卷‘灵宝经‘中,即有‘《语禀》《请问》十卷‘。将这么多经书依托于葛玄‘语禀‘、‘请问‘,自非祖师不具如此资格。

灵宝派所奉经典,以较早出世的《灵宝五符序(经)》《灵宝赤书五篇真文》,和稍后出世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为最重要。但因《度人经》强调劝善度人,标出了该派立教的主旨,故被后世灵宝派道士所特别重视,并被《正统道藏》收作第一部经书,因此后来《度人经》就成了灵宝派的祖经,许多道士皆为之作注。劝善度人确是灵宝教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道派的重要特点,与它同时出现的上清派着重个人修炼,即与它有区别。后出的不少《灵宝经》不断对此主旨进行阐发。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称:‘圣人传授经教,教于世人,使未闻者闻,未知者知,欲以此法桥,普度一切人也。‘①《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还假葛玄之口告戒地仙三十三人说:

‘子辈前世学道受经,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人得道,不信大经弘远之辞,不务斋戒,不尊三洞法师,好乐小乘,故得地仙之道。‘即只念度身,不念度人,只能成为地仙,不能成为天仙。

灵宝派的基本信仰,仍是长生成仙。但因南朝时期所出的‘灵宝经‘大量汲取佛教教义,起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涅灭度等,故而使它的成仙思想被染上浓重的佛学色彩。如《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云:‘当知三界之中,三世皆空;知三世空,虽有我身,皆应归空。明归空理,便能忘身。能忘身者,岂复爱身?身既不爱,便能一切都无所爱,唯道是爱。‘这是佛教‘以有生为空幻,故忘身以济物‘的思想,与道教原来提倡的爱身养生的宗旨大异其趣。既不爱身,也就不再追求ròu_tǐ不死,即身成仙,而只追求积功累德,死后升入仙堂,或来世成仙。因此不少‘灵宝经‘宣扬所谓‘灭度‘‘轮回‘的成仙步骤,即要经过几死几生、若干轮回之后才能成仙。如《九天生神章经》云:‘夫学上道,希慕神仙,及得尸解,灭度转轮,终归仙道。形与神同,不相远离,俱入道真。‘《升玄内教经》云:‘泥丸灭度,得免地官,魂神澄正,得升天堂,或补仙品,或生圣王,更相转轮,储积德行,行满福立,云舆乃迎。受度积功,非唯一生,志意不倦,克成仙王。‘《诸天内音经》更假托天真皇人现身说法,叙述他经过六道轮回、九灭九生之后,才‘凌超三界,位登天真。‘

《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又称道教最高神乐静信,也是经过多次轮回,累世积德之后才成高仙。葛洪《抱朴子;道意》云:‘夫神仙之法,所以与俗人不同者,正以不老不死为贵耳!‘今灵宝派宣扬所谓‘灭度‘、‘轮回‘,即几死几生后成仙,无疑是对原有神仙说的修正。

灵宝派的修炼方法,主要是符箓咒术,用它来召神役鬼,消灾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又特别重视斋醮科仪,疑为葛巢甫所撰的《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云:‘夫学真仙白日飞升之道,皆以斋戒为立德之本矣。‘

陆修静也谓‘斋直是求道之本‘。因此他为道教撰写了大批斋醮科仪书,特别是灵宝斋仪。此外,受上清派的影响,也讲存神,服气,叩齿,咽津。从其重符箓科仪方面说,它与天师道相接近,而与上清派有区别;从其强调劝善度人方面说,又与天师道和上清派都不完全相同。

《灵宝略纪》称,葛巢甫在隆安末,将‘灵宝经‘‘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等,世世录传,支流分散,孳孕非一。‘

《道教义枢》卷二《三洞义》作了同样的记载。任延庆事迹不详,徐灵期在《南岳九真人传》《南岳小录》《南岳总胜集》等中皆有记载。《南岳总真集;衡岳观》称其为吴人。但《南岳九真人传》与《南岳小录》皆称他于西晋武帝太康八年(287)去南岳建衡岳观,盖误。《南岳九真人传》称其为‘宋时人‘,以南朝宋‘元徽二年甲寅(474)九月九日于上清宫白日升举。‘(《南岳总胜集》谓元徽元年九月九日冲举),盖得其实。

除任延庆、徐灵期传‘灵宝经‘外,与其同时的陆修静(406~477)则是更为重要的传人。他是南朝著名道士,对改造旧道教、建立士族新道教有很大的贡献。他与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皆有渊源,但皆无直接的师承关系

(快捷键 ←) 上一页:道门流派——楼观道(2/3)章节列表下一页:道门流派——上清派(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