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都市小说 » 许大人官场实录最新章节列表 » 第114章 (2/2)

第114章 (2/2)

文/散漫者
许大人官场实录 | 本章字数:111.17万字 | | 许大人官场实录txt下载 | 许大人官场实录手机阅读
了。”许哲的意思很明显,书院这么多大儒,各个智商爆棚,就算不明白操纵,摸索几遍哪里有不会的,不过快慢而已。真要碰上难题,谁胜谁负还不好说呢。

“况且即便我们不晓得,书院那么多关系紧密的富豪,总有愿意教授的。毕竟一旦我们的账房先生出了成果,他们也能优先受益不是。”

这么一说,倒是真的有了可以协商的可能性。书院学子这么多,肯定有放弃科举或是家境实在贫瘠的。一旦书院侧重教导,再由书院出面进行推荐,获得庶务的可能性非常高,到时候书院不仅能够‘减负’,学子也能获得生存能力。

况且占了富豪们这么久的好处,这也算是提前给些利息了。现代出身,许哲总是很不能理解大明的这种‘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土报之’的心态。

只是这样一来,学院教授们总是要辛苦一段时间了。

看着李元晦颇有意动,许哲又加了把火:“其实除了账房,像是官员随带的主簿,县衙内一些处理文书的小吏,普通学院学子稍加引导,都是可以做得的。我们寒门学子,即便科举及第,想要找些信得过又有能力的随行先生,本身也不是件容易事。若是书院能够推荐,那是再好不过了。”

像是许哲,整个村子也不过出了他一个读书人。若不是许浩元自己要求跟着许哲,怕是许哲选带的,也不过是村中一个普通族人。信任度是有了,但是在庶务上却是无法帮衬一二,碰上事情更是没个商量的人。

许哲说这么多,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将科举无望的人聚集起来,集中培训,上岗再就业。

这个观念,也是许哲本次要义的核心思想。许哲铺垫了这么久,最终还是展露了自己的目的。毕竟做为一个成熟的学院体系,有进无出中不是应有经营之道。若是本身机敏,或是学识丰富,待得久些也就无所谓了。

但是若是毫无科举价值,依旧长期占用书院资源,这一来是一种浪费,二来也间接的占用了其余人员的学院资源。长期下去,书院精英早已雏鸟离巢,剩下的就都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的人了。

只是这样一来,书院内部未免太过残酷。按照许哲的意思,书院设立奖惩机制,对于学的好的自然鼓舞支持,但是对于几次考试皆是末位的,就要教案介入,谈心,最后进行劝退了。说白了,就是末尾淘汰。

“这太过残酷了~”老房摇摇头,这简直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和道德观:“寒门学子,读书真的不容易。”

“即便现在不劝退,有些人依旧没有中举的可能性。”老房话音未落,许哲就接过了话题:“房公你是过来人,自然晓得科举的艰辛。你认为,学院中的某些人,真的有科举及第的可能性吗?”

这话说的就有些□□了,老房难堪的皱起眉头。即便心里是这样想的,但是说的话头上,还是有些过了。

老房还待说些什么,李元晦却是挥挥手打断了:“延年你这话过了,如此话语,实在是太过寒心,以后不得继续。”算是了了许哲的这句无心之失。

又对着老房说道:“到不需要做的如此凉薄。但是对于一些的确已经放弃的,我们倒是可以进行一些安排。刚好之前云南布政司还和我抱怨过,最近一次平叛,他伤了好几个随行文吏,还想着让我推荐几个呢。”

“若是书院内有做过相关事宜的教案,最好让他简单教授一些经验,确保我们的学子过去后可以立即上任,不耽误这位大人的日常办公。”

许哲赶忙见缝插针,既然决定精简学院人员,自然就要注重自己的口碑问题。信任度是一个,能力也很重要。只有把招牌打出去了,后面的人才会知道到天湖书院来要文吏。

“嗯,我有数。”李元晦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许哲的话。天湖三位县令看着书院实际操作者已经赞同了许哲的方案,自然积极参与其中。他们本身已经在官场庶务中打滚过,自然比许哲这个生手和李元晦这个教书的更能结合实际,不一会,几个人就罗列了十几条方案出来,大有大干一场的冲动。

至于老房,还沉浸在书院改革的浪潮中,缓缓不得言语。

(快捷键 ←) 上一页:第113章(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