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都市小说 » 许大人官场实录最新章节列表 » 第129章 (2/2)

第129章 (2/2)

文/散漫者
许大人官场实录 | 本章字数:111.17万字 | | 许大人官场实录txt下载 | 许大人官场实录手机阅读
大家放出豪言:天下举子皆出我瓮。意思便是只要科举及第的举子都是书院出身,可以想象,书院对于科举的看中性。

而许哲要做的,便是打破这个事态。将有能力识字却没有能力真正科举及第的这部分人利用起来,增加他们入院求学的几率。

大明朝现在已经进入缓步发展期,有太多偏安一隅的小地主,小商户,小军户,家中有些散钱,可以支撑的起家中子弟读书的费用,但是苦无入学无门,最终只能放弃或是在乡间小院秀才开办的启蒙班里简单读个几年便罢休。

对于这群人来说,缺的不是银钱,而是一个求学的机会。

天湖书院大可大开方便之门,只要有银钱,便可以入学求学。针对这些小地主阶级迫切想要进入上流社会的心愿,只要可以取得进展,银钱无疑不是问题。而培训结束的学子,经过天湖书院这双大手的指挥,大可以散往全国各个位置上去。

像是之前培训班结束后的各色账房,书吏,对于那些没有能力自我培训,或者需要耗费时间进行长期培训的,都可以便捷式的接收。因为学院在培训之初,就已经针对学子的意象和各自的脾性进行分类,因此一旦培训结束,就可以立即上岗,毫不耽搁。

甚至针对各自的需求,学院也可以提供特色培训服务。

比如针对门房,完全可以提供大明朝廷官职称谓一览表,名帖信函大致理解信息培训,让他们真正了解所有接待人物的来源事项;针对跑腿的外管事,也可以提供大明衙门职责流程表,各部各位书吏权责分析培训,让他们办事的时候心中有底,有章可依。甚至针对那些目不识丁的老爷,天湖书院也可以适当的教授一些古玩鉴赏,诗词雅颂,至少保证在和某些阶层交往时可以有话可说,至少不会太过坍台。

更不用说针对账房,针对书吏谋士之流,都可以安排相应的先生进行教授。天湖书院说小不小,里面当过官,做过实事的零零碎碎还有不少,完全可以利用各自所长,突击性的有针对的进行培训。

当然,外院招生的大范围扩大所代表的必然是内院招生的大幅度缩小。每年天湖书院可以定点定时对于内院学子进行选择录取,无论是外院的学子,还是私塾出身的其余人员,只要感兴趣,都可以自荐考取。而内院,各种要求规矩完全可以大限度拔高,毕竟针对内院,那就真是大明官场预备班了。

在许哲心中,甚至希望内院每年录取的学子越少越好,最好保证每一个录取的内院学子都有百分之一百的及第几率才行。饥饿营销不用怕,最好是一次性打响天湖书院内院的招牌。若是有一批天湖书院出去的考生集体中举,那再大明官场来说无疑是个惊天地震。

以不断扩大的外院养育人口稀少的内院,不仅可以保证内院学子有充分的机会享受到各种所需要的教育,甚至可以一步步实现内院的全额免费,包括增加各项补贴,以及所有房公想要施展却苦于没有机会的措施都可以在内院逐一施展。

毕竟受众小了,再怎么补贴,都不是什么大事。

而等到内院的学子出仕为官以后,则可以反哺学院,成为天湖书院的有力支撑。以现在天湖书院每年录取十余人的及第比例,内院学子的总体人数大可控制在百人以下,每年选择性招收十余人,以资质最佳为唯一招生标准,同时择选优质教授资源进入内院,针对性的进行培育。

一旦内院学子中举,甚至不需要再做什么,每年源源不断的中举学子都会持续性的带动天湖书院的行情。毕竟从人性上来说,一个难以考取但是考取后有三层及第把握的书院和一个考取异常艰辛但是考取后有九层及第把握的书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这些源源不断的及第学子,则是书院挺立的坚强支柱,也是最为忠贞的‘天湖书院派’。甚至因为学子稀少,天湖书院出去的官员以后说不得关系更加紧密。

毕竟:物以稀为贵。

(快捷键 ←) 上一页:第128章(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