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轩坐在前排静听,内心阵阵感叹,真是不虚此行。
原来书还有这么多讲究,真后悔前几次忙着游走文渊阁,加之赌孩子气,没来听讲。
如今看台上那手握金笔的中年男子,颇有些英姿飒爽。
崔尧臣讲完摹刻大境,今日在书法上的主讲开始了。
他喝口茶,顿了一顿。
一挥大笔,凌空在锦帛上写上三个字——“山、风、存”。用笔如凿,力透纸背。
这三个字落成,众人就看出了其中的异乎寻常。
“山”字如一块巨岩,厚重载物,沉沉的压着。
“风”字俊朗,时刻在变化。
“存”字明明灭灭,若有若无。
崔尧臣收笔,坐上太师椅道:“这是我掌握为数不多的能凝出道韵的字,你们不妨盯着这三个字,下笔仿写一下。”
弟子们纷纷提笔。
“这有什么难的。”劲旭刷刷几下在纸上写上“山、风、存”三个字。
林烛照撇嘴笑道:“圣手是让你盯着他的字仿写,不是让你自己蒙头写……这不是教你识字!”
脊轩展纸凝目,逐个细瞧,只见那“山”势雄宏,郁郁葱葱。“风”声细细,轻柔缠绵。那“存”字忽远忽近,最难琢磨。
整体看去,却又是一番风景,恍惚风卷过山野,山头寂寥,草木在风中颤动;恍惚山时隐时现,风忽大忽小。
脊轩想起父亲的字画中,那云飘雾起,日升月动之象,大约也是这样。
林烛照盯着那字,开始动笔模仿。一撇一横,竖弯钩,眼看‘风’字成了,接着写‘山’字时,只听“啪”的一声,笔头裂开了,笔杆脱节。她低头看时,只见两个字写的歪歪扭扭,不成样子。
脊轩也动笔了。在写字上,他信心满满,可这回一落笔,却有种颇为滞涩之感,似乎有重物坠在手腕上,沉沉的压着笔端,他一阵懊恼。心想,从小就看父亲写字,竟然连这样三个字都仿写不了,难免丢人。
谁知刚一错神,就听到笔裂的声音。脊轩连忙深吸一口气,收敛心思。半晌后,笔停字成。此时,越来越多的笔裂声从四面传来。
脊轩擦一把汗,俯首再看自己仿写的三个字,让他大吃一惊。
只见纸上笔迹淡淡,就像蘸了掺水的墨写成。不过淡淡的笔迹前所未有的神完气足,三个字都歪歪斜斜,好在笔画完整。
“看,快看!我写成了!”脊轩兴高采烈地拿起来给劲旭看。
“你瞅瞅,周围很多人都说自己写成了!”劲旭斜睨脊轩一眼。
“你这是手指蘸水写的吧,歪歪扭扭不成样子。”
“胡说八道什么呢”林烛照道!
脊轩被泼了冷水,怒而反驳道:“我是拿笔写的!你可好,盯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落笔呢!”
“之前我不是写成了吗?”
“胡说!长老明明说是照着他的字仿写,你自己写的怎么作数!”
“为什么不作数?……”
两人开始斗嘴。他们身周大部分弟子收笔完工,笔头掉了一地。
“谁仿写出了那三个字?”崔尧臣拍拍手,适时平息了嘈杂。“这就是凝有‘势’的字,上乘典籍中的字都是这样,只有这样的字才能开辟空间。书法圣手之间的竞技,是比试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摹刻更多蕴“势”的字,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未来摹刻字中大境,才能称为圣手!”言毕,时翠坊中掌声如雷。
本堂释讲课将要结束,圣手起身,袍袖一拂,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只见他手腕一晃,手中笔已消失。黑发锦袍,飘逸洒脱,顷刻间变为龙章凤姿,玉树临风的高吟雅士。接着,便大声吟诵起篇文来。他并未说吟的是什么内容,可浑身充满着逍遥之态。
只听他吟道:
先超世而绝群
既遗俗以独往
登乎绝峰之境
览乎大水之汤
变乎游云做戏
隐乎枕琴谷房……
所有弟子被崔圣手的翩翩雅致所折服。
脊轩听了几句,既诧异又兴奋。心道,这不是爸爸教我的《写字歌》吗!怎么圣手也会吟?
我也跟他一起背诵,于是默不作声跟着圣手吟诵起来。
崔尧臣百花袍子飘起来,闭着眼吟诵。脚下踩着步子,顷刻间变成一个长袖善舞的男子,浑然忘我。
……
静乎潜沉幽渊
动乎雷霆震怒
脊轩被他感染,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小声背诵起来。
飘遥四运兮,幕天席地
遨游八隅兮,纵意所如
……
忽然,崔尧臣心头一凛,他听到还有个声音在背这篇文,便猛然睁眼,眸中射出奇光。星目凝处,只见一个俊俏的男孩闭着眼睛,正在摇头晃脑。
圣手继续吟诵,可心中的震惊却早已盖过吟诵的yù_wàng,他想试探这个孩子背诵到何种程度。
……
俯仰己身,洞幽贯冥。
神气交结,目视仙声!
崔圣手背完了!凝神而立。
可是,那孩子竟然还在摇头晃脑地背诵着:
思天地之所存
考万物之所生
趋步商羽……
崔尧臣止不住一阵目眩神摇,心头似惊涛骇浪。
突然,掌声四起,打断了那小声的背诵声。
脊轩回过神来,跟着众弟子热烈地鼓起掌来。
“可惜了,老师没有背完!”脊轩意犹未尽地砸砸嘴,使劲的鼓掌。他觉得崔圣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9851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9851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三十一章:摹道境,翠坊绽异彩)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江映烛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