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武侠小说 » 九冥神经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章:八大菜系(二) (2/3)

第二章:八大菜系(二) (2/3)

文/南极瓜
九冥神经 | 本章字数:142.2万字 | | 九冥神经txt下载 | 九冥神经手机阅读
方法上尽量简约、保持自然,很少用红烧或浓烈的高味料去炮制食物,多用清蒸、白切,白灼等手法,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顺德人善于烹调河鲜和海鲜,他们炮制水产时大多现宰现烹,从水池直接进厨房,烹饪时又以清蒸、白灼为主,目的就在于保存海鲜的清淡鲜甜。

顺德的鱼生尤其有名。经大厨放血后快刀片出的鱼肉洁白透明,放在冰块上降温后更爽滑清甜,佐以油、盐、糖和姜丝、葱丝、椒丝、豉油、花生碎、芝麻、香芋丝、炸粉丝等十几种调料,生鱼片入口滑嫩,满口甜鲜,足以令人忘却今昔何昔。

蛇是广府菜的主材之一,一般也是即点即做,客人在蛇笼中挑选好蛇后,才宰杀烹煮。顺德有一金牌名菜菜软炒水蛇片,蛇肉色泽雪白,肉质爽甜不韧、鲜美可口。据说要使水蛇片不韧,关键是新鲜,把蛇肉起肉后,最好即炒,否则肉质就大打折扣。

广府菜还有以花入馔的习俗,采摘菊花瓣或荷花瓣也要在清晨摘取带露的,旋取旋用,以求其鲜,且多鲜吃,因为鲜花受热后难免失色减香,瓣形亦失,故顺德厨师一般不用烧、煮等法,必须加热的,也是速炒(而且后下)便予上席。如吃“菊花”时,只是把已消毒的鲜菊“跟”蛇羹佐吃,不加烹煮,以保色、香、味、形、养不受损害。又如“菊花鲈鱼球”,也只是把菊花瓣撒在炒至恰熟的鲈鱼球上,以保持其鲜其美,避免经火变形变味。

孔子对饮食非常讲究,说过“不时不食”,广府菜也强调当“时”得“令”,尊重季节性。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饮食,讲究“春则清之、夏则凉之、秋则润之、冬则温之”。夏日炎炎,顺德人会把蓓蕾状态的荷花、刚红熟的荔枝与肥美的早禾鸭同炖而成“荔荷炖大鸭”,吃来鲜甜清香,可消暑散热。深秋,“黄花簇短篱,霜蟹正堪持。”三蛇、鲈鱼也正肥美,顺德人会不失时机地把同处盛产期的靓料,烹制而成“盏”、“菊花三蛇羹”、“菊花鲈鱼锅”等佳肴,以大快朵颐。

广东清人竹枝词曰:“响螺脆不及蚝鲜,最好嘉鱼二月天,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把广府菜不同季节的特色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广府人讲究以食养生,循着科学营养、健康有益和美容养生的饮食需求变化。广东春季气候多变而且湿气重。在这个时候,讲究汤水的顺德人多会做些“去湿汤”调理身体。如土茯苓炖水蛇是用红枣、姜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放入炖盅,猛火炖数小时而成,蛇肉鲜甜,汤水既滋补又去湿。还有鸡骨草炖猪横脷,用几克鸡骨草、一条猪横脷、一片姜、半粒蜜枣,就可炖出一盅可以清肝火、健肠胃的甘甜汤水,是广府民间最传统的。

夏秋时节,岭南酷暑炎热,广东人喜爱清淡、爽口的食性。其时时令的菜肴有“八宝鲜莲冬瓜盅“、“百花酿鲜笋“、“蚝油鲜菇“、“白灼鲜鱿“、“白灼海虾“、““、“清蒸海鲜“、“白切鸡“等,这些清爽的广府名菜,最符合南国人民消暑的饮食要求。

入冬以后,广东气候干燥清凉,适宜进补。广府菜中的““,是以南杏、元肉,加上鸡脚、水鱼炖出来的汤羹,十分适合粤人崇尚秋冬“滋补身体“的习俗。此时的蛇餐,更是久负盛名。“三蛇龙虎烩“、““等,就是选用秋风起而肥的蛇,再加上猫及母鸡一起熬制成汤,再烩成羹,是秋冬最有代表意义的广府名菜。

所谓,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性格,形成不同的饮食风格。广府毗邻港澳,是的必经之地,形成了广东人一种开放性的思维结构,又由于地处边疆,历代王朝对它的控制比内地弱,受正统封建思想的影响较小,便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容纳力。而生活在民丰物阜的珠三角,广府人对美好生活有着执着的向往与追求,这决定了他们对饮食品质的精益求精。

有一句俗话取笑广府菜的选材庞杂:“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地上跑的,除了汽车不吃。”广府人的这种无所不吃的性格,正是其开放的心态和丰富的想象力在饮食上的反映。

广府菜以选料之广博而闻名。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无不可入肴,蛇、鼠、雀、虫、狗、猫等,在其它菜系中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料,也被奉为席间珍品。比如蛇是其它许多省份的人很畏惧的动物,而在广府菜中,蛇却是上佳选材,《南越异物志》中就有一首吃蛇的歌谣:“蚺蚺大蛇,既洪且长,宾亨嘉宴,是豆是觞。”能将“蚺蚺大蛇”入肴,若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一点“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恐怕是难以做到。

另外,广府菜是在吸收了中原的蒸饪技艺成熟起来的,它在发展中博采众家之长,不断推陈出新,这更体现了广府人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性格特征。

在历史上,广东是一个不断汇聚中原移民的省份,而广府菜的发展,也得益于不断传入的各地烹饪方法。鸦片战争后,毗邻港澳的广府菜还最早接受了西餐烹调技艺的影响,从而留下了鲜明的中西合璧的烙印。近年来涌起的“新派粤菜“潮流,更是发扬了广府菜博采众长、用料广杂的传统特色,更加广泛地运用当今世界各国的食物原料、调味料及烹调方法来变化菜品,其糅合南北风味、中西风格的特点更为明显。

但“万变不离其衷“,不管广府菜如何变化,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一章:八大菜系(一)(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三章:巧遇(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