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4/6)
,虽然直到今天,这个历史还只作为“暗流”潜藏在民间,但这个历史是真实的。 这时我想到了金庸小说《侠客行》里关于蝌蚪文的描述。小说中那些识文断字、武艺高强的武林高手们不就是执着于蝌蚪文的“字面” 意思而百思不得其解吗?石破天大字不识,却凭感觉和字形参透了蝌蚪文的秘密。这段公案和我们亲眼所见的“蝌蚪文”有着异曲同工之趣! 岣嵝碑编辑 简介 岣嵝碑 岣嵝碑(gi )别名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原刻于湖南省境内南岳衡山岣嵝峰,故称“岣嵝碑”,原迹曾消失千年。昆明﹑成都﹑绍兴及西安碑林等处皆有摹刻。字似缪篆,又似符箓。相传为夏禹所写,实为后世伪托。原迹曾消失千年。2007年7月上旬重新被发现,现已成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相传此碑为颂扬夏禹遗迹,亦被称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关于岣嵝碑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罗含的《湘中记》、赵晔的《吴越春秋》;其后,郦道元《水经注》、徐灵期《南岳记》、王象之《舆地记胜》均有记述。 奇碑身世 ■ 奇碑身世:从何而来匿于何处 相传大禹治水,曾“功成刻石衡山”,留下《岣嵝碑》的传说。该碑一说在湖南衡山祝融峰(也称岣嵝峰),一说是在衡山县的云密峰。唐代散文家韩愈曾为此碑赋诗,并为不知此碑踪迹深表惋惜。然韩愈此诗不见录于其著作。宋朝著名金石家欧阳修和赵明诚,曾遍搜天下著名碑刻汇编成文,文中同样也不见《岣嵝碑》的记载。 宋朝嘉定年间(约公元13世纪),此碑突被发现,其字有的笔画头大尾小,于是有人认为是古蝌蚪文;有的字笔画弯曲较多,有人据此断定为虫鸟文;还有断其字为大篆者。但无人破译出来。 明嘉靖年间,文人张素将《岣嵝碑》文拓片带回云南,送给谪戍云南的学者杨慎。经他研究译出了全部碑文。当时的学者沈镒、杨时乔、郎英等都破译了碑文。大意是大禹接受了部落联盟首领舜交给的治水任务,历经艰辛困苦,成功地将大水疏导入海,制服洪水,从此天下“衣制食备,万国其宁”。 此后,《岣嵝碑》名声大振,被摹刻于各地的名川大山中。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湖南长沙、西安碑林、河南汲县、湖北汉阳等地都有摹刻石碑。 《岣嵝碑》是不是夏禹时的刻石,历代争论不休。明代杨慎、杨时乔,清代李蕃、毛会建等,一面破译,一面摹刻,那是信其有。持不同意见的清代王昶在《金石萃编》中提出:“此碑自南宋始出,故欧(阳修)、赵(明诚)皆不录,后来考证家如杨慎…… 诸人深信不疑。余皆斥为伪物,今亦究无确证”。证明此碑为夏禹时的文字,没有证据。人们对杨慎抱有怀疑态度。史家认为杨慎治学之道是:好博务欲胜人,甚至依托杜撰。 从汉字发展过程看,夏代出现此文字是不可能的,伪造的可能性极大。 重新发现 2007年7月上旬,湖南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初步认定,南岳衡山上发现的重约十余吨的巨石确属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查找相关资料证实:这块巨石从所处位置、形状、大小及周边的环境与史料吻合,确属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这块曾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在尘封多年后终得以重见天日。 [2]?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湖南长沙云麓峰上的禹王碑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3年仅只识得3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为一块功德碑,其实此碑是宋代时人们从衡山拓来的复制品。真正的禹王碑唐代还在衡山,韩愈、刘禹锡赋诗歌咏,曾被称为南岳的“镇山之宝”。但从宋朝以后,就谜一般地消失了。究竟禹王碑立于何时“寻找消失的禹王碑”成了文史界、考古学界孜孜以求破解的百年难题,更成了千百万来衡山的游客津津乐道的课题。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在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七组发现一块巨石疑似禹王碑,该石重约10余吨,有一不规整两虬相交平面,向中微凹,面上有不规整的纹饰,明显可见人工凿痕。因缺乏发现,该巨石被一农户砌房时砌进了墙体。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来南岳衡山寻访“禹王碑”,加上南岳区文物管理处旷光辉老人多年的跟踪考察,才有了这次重大发现。此地位于祝融峰右侧,右有紫盖峰,左有云密峰,两峰之间有一陇,上有隐真寺、隐真坪,下有云峰寺(**期间被毁)、禹王桥、禹溪。据有关史书记载,禹王碑在此地的说法属实。 禹王碑遗址现已成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各地拓本 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游南岳时,临拓全文复刻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明代长沙太守潘镒于岳麓山找到此碑,传拓各地,自此岣嵝碑名闻于世;之后云南大理、四川北川、江苏南京栖霞山、河南禹州、陕西西安碑林、浙江绍兴、湖北武汉均有翻刻;明代学者杨慎、沈镒等都有释文。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张素(张碧泉)将《岣嵝碑》文拓片带回云南,之后刻于安宁县城东洛阳山上法华寺石壁,为摩崖石刻; ●浙江绍兴,存于绍兴禹庙岣嵝碑亭内,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绍兴知府张明道据岳麓书
txt下载地址:
http://www.69kshu.win/txt/xiazai187850.html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8785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8785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296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卿禹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187850/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18785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296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卿禹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