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一定要在撒手之前,为儿子计划好未来的生计。
*
接下来几天,池双卿果然如她说的那般,带着母亲和弟弟在四周玩了个遍,先去溪水里捉了鱼,随后又去爬了山,还将周围的苹果能吃的都摘了下来,和母亲一起泡了两大缸的苹果酒,其他多的拿去送给了附近的农户。
随后,一行人启程回京。
没有池老爷这些碍眼的人,池双卿觉得空气都清醒了,开心地撩开帘子,揽着弟弟细心地给他介绍起京城来。
虽然他或许听过就忘,但这也不能打消池双卿的热情。
池夫人乐的姐弟俩亲香,倚在一旁含笑地听着她们说话。
马车在池府停下,池双卿扶着母亲下来,兴奋又带着自豪的一挥手,“这里就是我们以后住的地方了。”
池夫人抬头看着上方刻着‘池府’两个烫金大字的门匾,眼底骄傲又怜惜。
虽然她十几年没回京城了,但这里的样子还是没变。她之前有位手帕交就住在帽儿胡同,不过从她离开京城,就再没有她的消息,也不知道她嫁到哪里去了。
不过女儿能在这里置办上一座宅院,果真是长大了,比她有用。
进了院子,池夫人越发满意,这里没有池府华丽,没有随处可见古董玉器,也没有池老爷为了附庸风雅而置办的名贵书画。
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透露出主人家的精心,不论是墙角下盛开的蔷薇,还是每隔几步都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小玩意,或是一件色彩鲜艳的陶俑,或是一盏样式精致的花灯,都透露出一股清雅舒心来。
这是池夫人将近二十年来最轻松舒缓的一日,她抬手遮在额头上,透过手指缝隙看向外面明媚的天际,忽而抿唇一笑,真好。
池双卿见到母亲动作,还以为她热到了,连忙吩咐青莲拿伞过来,一边扶着她往里面走,“娘是不是热了,冰窖里还存了些冰,我让银月去拿些出来。”
原本这里没有冰窖,不过之前隔壁隔三差五送冰块过来,池双卿多次拒绝,对方却总说买多了,放着也是白化了,一如既往的隔两天就给她们送来。
送来的冰块多了,几天都用不完,最后郭嬷嬷提出挖个冰窖,以后冬天就可以自己存些冰块,免得后续再买。
后面得知隔壁住的是祯郡王,她也动过将冰块还回去的打算,不过每次才开了个口就被梓瑞岔开了话题,到现在冰块也还没还回去。
银月福身,低头去了冰窖。
池夫人轻松一笑,拉着女儿的手悠闲地走在长廊上,“京城确实比在绥丰县热些,不过这边是干热,不像绥丰县,一热起来,身上就黏糊糊的,每天恨不得洗个三回澡。”
“咱们那地儿湿气重,别说夏天了,冬天也是冷的要命。”池双卿跟着吐槽,她冬天冷的恨不得整天钻在被窝里。
说着,几人走到正院,里面银月已经摆好冰盆,拿着把扇子轻轻向着四周扇,丝丝凉气迎面扑来,池双卿舒服的长吁一声。
池双晋已经兴奋地扑了上去,伸出小手小心地摸了摸冰块,冰凉的触感吓的他猛地缩回手,明明很害怕,又舍不得走,蹲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
几人唤了身轻薄的衣裳,一人拿着一把团扇,慢悠悠地扇着风。
郭嬷嬷端着水果进来,水果她特意放到冰块中镇了镇,咬在嘴里,凉丝丝的,又甜,一口吃下去,整个人都通泰了许多。
害怕弟弟吃多了闹肚子,一人用了两块,池双卿就吩咐郭嬷嬷端了下去,让她们分着吃了。
池双晋舒服地躺在竹椅上,睡得小肚子一股一股的。池双卿一边和母亲说着话,一边轻轻给他扇着风。
这么一副温馨的画面下一刻就被郭嬷嬷焦急的叫声打破,郭嬷嬷充满担忧的嗓音伴着她沉重的脚步一起传来。
“夫人,姑娘,老爷带着刘老太爷他们来了。”
“怎么又来了?”池双卿打扇的手一顿,见母亲脸上浮起担忧之色,连忙安慰道:“娘别着急,京城不是在绥丰县,由不得他们放肆,我出去看看,你别出来。”
“不行,还是我去吧,你爹那个人,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的。”池夫人摇头,嘴里发苦。
池双卿上前扶着母亲,紧紧握住她的手,贴在她耳边说道:“那我们一起去,我之前帮了一位贵人一个忙,我爹若是敢动手,我就去请他帮忙收拾我爹。”
池夫人脸上露出一丝笑,这几日是她十几年来的黑暗中的一丝光,她突然心生贪婪,若是可以一直这样该多好!
院子里,池老爷气急败坏,一见到池双卿母女两个,立马大声喝问道:“我问你,池府送来的嫁妆呢?既然你和冯府的亲事没了,那些嫁妆就不属于你,立马给我还回来。”
池夫人被暴怒的池老爷吓了一跳,尽管害怕,还是努力挡在女儿身前,低声说道:“老爷别生气,那嫁妆不是给卿姐儿的么,就给她吧。”
“你知道个屁,那是老子给冯府的嫁妆,什么给你女儿的嫁妆,你看看她,她哪里值得上几十万两银子!”
要不是为了攀上冯府,他能狠心掏空小半个池府?
“你......卿姐儿可是你的亲生女儿,你怎么能这么说她!”池夫人扶着胸口,眼中闪过受伤。
“我把她当女儿,她有把我当他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300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300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71章 想要回嫁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生可期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