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想到错失冯府亲事,池老爷就气的睡不着觉。
不过岳父说的对,他这女儿长得这般娇媚可人,没了冯府的亲事,还有其他贵人。可惜自来了京城,性子就开始野了。
“不是的,不是的,女儿不是你说的那样的,不能怪女儿啊,是那冯府不好。”池夫人憋着泪摇头,想为女儿解释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越着急越不知道该怎么说,急的鼻尖冒汗。
“行了,我管你是不是,卿姐儿,刘管事送来的嫁妆呢,是你自己让人抬出来,还是我让人去搬?”
池老爷厌烦地将目光从池夫人脸上移开,要不是留着她还有用,真恨不得现在就让人将她送回绥丰县去。
池双卿轻声安抚母亲,听见池老爷的话,冷淡一笑,满不在意道:“爹来晚了,那些嫁妆早被我换成银子花了,不过爹也说了,那是你给我准备的嫁妆,我花了也没事的吧。”
她语气漫不经心,跟着池老爷来的刘府众人却惊的倒吸一口冷气。
刘老夫人一把抓住儿媳妇,惊声道:“花了?二十多万两的银子你都给花了?”
池老爷可是给他们吹嘘过,他这次为了和冯府的亲事,咬牙给大女儿准备了二十多万两的嫁妆,就是为了让冯府知道他们的心意。
这也是历来的规矩了,商户家的女儿想要嫁给官宦之家,往往都会准备丰厚的银子,也叫做正妻银。
正妻银,顾名思义,买正妻位置的银子。
带着十足的讽刺意味,却是诸多商户求爷爷告奶奶恨不得落到自己头上的。
舅母刘夫人痛的咬牙,大庭广众之下又不敢将婆母推开,心里不由暗骂这老婆子奸诈,刚刚还这儿痛哪儿酸,要她揉肩捶背,现在倒是一下子就好了!
池双卿在众人探究怀疑暴怒的目光中平静颔首,她静静地站在对面,就这么简单的站着,就让人感受到她身上散发的一种良好教养的气质,比起被刘夫人精心教导的女儿还要胜出几分。
刘夫人磨了磨牙,二姑姐命好,嫁去了韩国公府,这大姑姐眼看就是她们中过的最惨的了,谁知道偏偏生了个好命的女儿。
到头来,倒是她一家人过的最惨。
刘老夫人看见她点头,再也忍不住的捂着额头怒斥道:“你胆子怎么这么大!那么多东西也敢那去换成银子花?”
下一刻,她语气一边,哀怨地干嚎道:“都是我不好,没有教养好女儿,让她生了个这么不争气的外孙女,女婿啊,是我对不起你啊!”
别说刘老夫人了,池老爷也被惊了一跳,他还犹记得在绥丰县时,他这个大女儿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见到他畏畏缩缩,让人看不上眼。
现在,居然敢眼也不带眨得将那么多东西换成银子,这还是他的女儿吗?自己的打算还能实现吗?
池老爷心下开始犹豫,刘老太爷见此,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算是提醒,“你也别哭了,女儿没教好,就再带回去好好教,好在外孙女年纪不算大,还能扭转回来。”
“那嫁妆换成银子少说也得有二十几万两,这么多银子你都用完了?”刘老太爷看向池双卿。
他眼神平和,脸上慈祥,更像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
不过池双卿却不会被他的外表欺骗,当初她惊慌失落地来到京城,又是期待又是担心地上门拜访,却被晾在门外大半天。
她不信外祖父不知道她,却还是能狠下心不见她,可见不论是她还是她母亲,在他心中都没有一分地位。
慈祥?
她心底冷哼,面上平静回道:“我爹不是说了么,那是给我准备的嫁妆,既然如此,我怎么处理你们也管不着。”
“银子我不会给你们,另外,我准备将娘和弟弟留在京城,爹你什么时候准备回去,我好派人送你。”
刘老太爷还从没被小辈这么无视过,他脸上慈祥的表情差点挂不住,看着池双卿的眼神似乎一瞬间就变得冰凉刺骨。
“回去?你爹我回哪里去?”池老爷狞笑一声,心底的愤怒直冲头顶,恶狠狠说道:“我准备将池府搬来京城,你这辈子都别想摆脱我。”
“嫁妆你不还来,也行,但你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我知道你和那什么祯郡王关系好,第一,你让他给我介绍几个营生,第二,再将你弟弟送去国子监,至于第三嘛......”
“咳咳。”刘老太爷轻咳一声。
池老爷得意地神情一敛,不情愿地开口道:“至于第三,就是给你舅舅安排一个好差事,官职不能比之前低,你要是能办到,那些嫁妆我就不追究了。”
池双卿无语地瞪大了眼,随后讥讽道:“爹,太阳还在头顶呢。”
池老爷眉头一皱,疑惑地看向她,“你什么意思?你只管说你应还是不应?”
她摊摊手,“还没到晚上呢,你就开始做梦,你可真行。”
“放肆!你怎么和我说话呢,知不知道长辈说话,你听着就是,我看你娘就是太惯着你了,目无尊长,简直大逆不道!”
呸,你算什么长辈!
池双卿心中腹诽,面上不动声色,“我是好心提醒爹你呢,不说舅舅一家犯了事,没有抄家流放已经是祖宗保佑了,还想为官,下辈子还有可能。”
“至于二弟,能入国子监的除了考进去的人,就是府上有蒙荫名额的,二弟才学平平,咱们不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23005/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2300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71章 想要回嫁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生可期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