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余夕烛照深宫里(一) (1/1)
落日的霞光晕散开来,将雨洗的天穹印染如虹。
齐王宫里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甲胄刀兵、铁蹄战马,往来逡巡。
李云葙醒来的时候,太阳已快没入远处的山峦。楼台高阁上,依稀残余着风卷薄夕的味道,流苏摇曳间,偶尔可听到虫鸣鸟叫,窸窸窣窣,让人不禁熏醉在这份静谧的温柔中。
这里是齐王宫极富盛名的扶苏台,取诗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而得名,台筑幽静之地,高三层,下有荷池,只不过秋日荷叶凋零,未能见菡萏随风之纯美。
李云葙在亲卫的伺候下,艰难地喝了点儿热水和薄粥,简单问了些她昏睡时发生的事情。了然之后,她让人搀着,来到扶苏台的雕栏处,凝眸远颙这一城一宫的景画。
时间再回到昨日未时时分,李云葙与庞焕交手数合后,被东齐这位享誉十国的剑道大宗师的剑气所伤,翻身跌落在大良驹下,人也陷入昏迷之中。所幸庞焕见这位鸾甲军军主栽下马后,没有非得再上前补上一剑,而是继续运剑杀退其他蜂拥而上的鸾骑。
可就在鸾骑将要溃败时,随着李延虎冲杀入阵的近五千北魏精骑又如潮涌般杀到了东齐中军。横在蟠龙旗前的千牛卫转瞬间被彻底冲灭,田阚见状,并未撤马逃窜,而是以佩剑含恨自刎,徒呼奈何。回马不及的庞焕也在叹天不与时后,带着田阚的尸身离去。
东齐三十万大军结成的军势,自此崩塌。
李云葙则是命好,没有被乱马践踏。待东齐大军溃败后,她跟同样重伤不醒的景湉等人很及时地被余下的数百鸾骑护了起来。再之后,她们这些伤兵,作为后军陆续抵达临淄。
鸾甲军入城后,被安排住进了齐王宫的扶苏台,负责看押齐国的王公降臣。
闲来半卷的珠玑玉帘随风奏响,雕栏的石柱上依稀可见一夜兵乱的刀剑斫痕,李云葙感慨间,不禁吟诵起了李太白那首关尽天下登临之口的词章——“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就是她们这些人,拿命打下来的江山……
这些年厮杀在外,如昨日那般在鬼门关外走上一遭的经历也有过几回,每次这样醒来之后,李云葙的内心都异常宁静,也总喜欢吟诵一两句极佳的诗词,来契合这样的心境。
虽说李云葙是个不折不扣的理工女,但一些当年高中语文老师极力推崇的词句,她还是记得大半的。再者,自小就熟读唐诗三百首,李云葙肚子里的墨水儿还是有些的,自个儿多多少少也写得一些蹩脚的词句。想来以后临街抄书、卖卖诗词,她也是能混口饭吃的。
说不定,还能被奉为一代才女呢……
刚满十九岁的小亲卫陈月娇一直对军主大人的文韬武略仰慕不已,见军主又吟诗,忙恳求道,“军主,能不能帮我也写首诗?我回家挂起来,给当传家宝。”
去年在胭脂山下,李云葙曾一时兴起,给在左谷蠡王龙帐中夺旗的张翠翠写过一首诗,叫做《赠鸾甲军张翠翠校尉饮马胭脂山》,“长烟孤起风声戾,铁马兵推胭脂地,将军甲胄身不离,乘鸾横纵三万里。”张翠翠回到雒都后,千方百计央着字不算太丑的李云葙给提了墨宝,至今被她裱在家中正厅,惹得鸾甲军众姐妹人人歆羡。
李云葙听到陈月娇的央求后,莞尔一笑,偏过头敲了敲这妮子的小脑袋,微撅起泛白的嘴唇砸吧了一下,“等你斩将夺旗那天,我给你写!”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32638/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3263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6章 余夕烛照深宫里(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六鲛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