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穿越小说 » 鞘中霜色最新章节列表 » 第九十五回 陈年借据 (3/5)

第九十五回 陈年借据 (3/5)

文/苍源
鞘中霜色 | 本章字数:171.32万字 | | 鞘中霜色txt下载 | 鞘中霜色手机阅读
贯钱。当时我家并不宽裕,但念他可怜,而且又是乡邻,便挤出两贯铜钱借予他,这张借据便是舒莘当时所写。”/p

“无稽之谈、无中生有、无妄之祸、无法无天,大人您可要明察啊。”舒莘急得喊道。/p

“舒莘,不可咆哮公堂。”阎鹤喝道。/p

“赵友德,借据的日期是天顺三年,迄今三十余载,为何时至今日才来索债?”吴维质疑道。/p

“回大人,舒莘借钱后不久,举家迁往他处,不知所踪。这些年来,草民寻遍武昌府,才在灵山脚下找到他。”赵友德对答如流。/p

“你……”/p

“舒莘,不要干扰吴大人质证。”阎鹤截住舒莘。/p

“但舒莘并不承认向你借钱,你如何证明借据的真假?”/p

赵友德“嘿嘿”一笑,说道:“借据是真是假,大人核对一下笔迹不是清楚了?”/p

吴维一忖,扭头叫道:/p

“来人,纸笔侍候。”/p

片刻后,一个衙役端来笔墨和宣纸,吴维吩咐:“舒莘,你写几个字本县看看。”/p

“写什么?”/p

“写……”吴维将公案上的借据递给那端纸笔的衙役,说道:“你照这个念给他听。”/p

“是。”那衙役念道:“借据。今借到赵友德铜钱两贯,按每月一百文计息。此据,舒莘。天顺三年七月六日。”/p

“这……学生并未借他银钱,如何能写?”舒莘将毛笔一放,愤然说道。/p

“让你写你就写。只是核对一下笔迹,又不是真的借据,你怕什么?”吴维说道。/p

舒莘无奈,复又拿起毛笔,掭了一下墨。/p

“子虚乌有,子虚乌有。”舒莘边写边说。写完将笔一扔,说道:“大人请看,学生的笔迹与它相同否?”/p

吴维接过衙役呈上来的两张“借据”,左右看了一看,然后嘴角一挑,将两张“借据”反过来说道:“你自己看看,有何不同?”/p

呈现在堂下众人眼前的两张借据,笔迹如出一辙,难辨真伪。/p

舒莘顿时惊愕无比,连连说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p

笔迹高度的相似,倒令沈灵珊起了疑心。她向吴维说道:“大人,草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p

“知县大人问案,禁止闲人喧哗,否则逐出公堂。”阎鹤高声喝道。/p

沈灵珊原本不愿与他啰嗦,但见他三番几次吆五喝六,忍不住讥讽道:“阎‘官差’,今日又是把门又是喝堂威的,你究竟是快班班头还是皂班班头?你不觉得此时你与草民一样,都是‘闲人’吗?”/p

在州县衙门,皂、壮、快三班衙役各司其职:皂班值堂役,快班司缉捕,壮班做力差。阎鹤是快班衙役,“把门”“喝堂威”自然不是他的职责。/p

吴维任职江夏县,一直以来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这是因为武昌城藏龙卧虎,不仅有知府衙门、行省衙门,还有都司衙门、按察司衙门,甚至还有楚王府、郡王府,随便出来一个人可能都比自己的品级高得多。此时听沈灵珊语言犀利,又觉似曾相识,怀疑她并非普通的市井小民,他扬手制止阎鹤,向沈灵珊说道:/p

“这位公子,你是……”/p

沈灵珊怕他忆起两年前“水煮铜钱”的事情,赶快说道:“大人,草民初次上县衙公堂,不知问案的规矩。若是不能说话,草民不说好了。”/p

“你有何话,说来听听。”/p

“谢大人。大人,常听人言,‘字如其人’。但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写出的字并不完全一样。就像颜真卿在写《祭侄文稿》时,‘悲情所至笔凝噎,无心作书化血泪’,其字全然少了平日的淡然谨慎。此借据如确为舒莘在天顺三年所写,当时的他正值弱冠之年,多少会有一些虚浮和稚嫩,应该写不出如此苍劲、沉稳的书法。还请大人详察。”/p

吴维听“他”所言似有道理,一时又不知如何“详查”,只好将此疑问抛给赵友德:“赵友德,你怎么说?”/p

“大人,这完全是强词夺理。试问,这借据如果不是他所写,又怎么能够与他的笔迹如此一致?”赵友德倒是成竹在胸,立时反驳道。/p

“这倒也是。”吴维点点头,向舒莘说道:“舒莘,若你拿不出其他证据,本县可要宣判了啊。”/p

“大人,没借便是没借,学生又有什么证据?”舒莘无力地申辩道。/p

沈灵珊暗中说道:“这吴知县怎地如此心急,那么多的疑点都没排除就要宣判?”/p

方浩玲低声向沈灵珊说道:“沈姑娘,单从笔迹看,的确不像假的。”/p

“但这舒莘迂腐木呐,也不像说谎啊。”沈灵珊说道。/p

方浩玲不知沈灵珊心有疑虑另有原因。舒莘的债主姓赵,家也在草埠门外,捕快班头阎鹤的一举一动也好似全向着他,她怀疑这与当日在河坡欲行不轨的赵四有关,但一时又没有办法查证。眼看吴维在公案上奋笔疾书,接下来便要当众裁决,情急之下,沈灵珊悄悄将“芸儿”拉到县衙门外,掏出一方手帕,指着远处的知府衙门(江夏县衙与武昌府衙在同一条街上,而且相距不远,中间只隔着一家漕运粮仓)对“芸儿”说道:“快,你将这手帕送到知府衙门,交给知府大人,若他要问什么,你实话实说就行。”/p

她知道舅舅久寻自己不着,见到他当年买给自己的手绢,必会赶来县衙。/p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九十四回 灵山祭拜(3/5)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九十六回 婉拒良缘(3/5)(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