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似乎是被戳到了痛处,之后的好一段时间里只是做空洞的恐吓和叫骂,并没有做出什么有意义的实际动作。
1899-1902年布尔战争吞掉了大英帝国二点二亿英镑的战费和大约两万二千名军人的生命,那些战费在当时足以建造两百多艘装甲战列舰(前无畏型),而当时英国海军的各种装甲舰也不过一百多艘。自布尔战争后,由于考虑到以英国的国立已不足以在维持广大海外领地的同时应付来自欧洲的挑战,英国开始了全球范围的战略收缩,将部分海外势力范围托付给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管理,英国本身的战略重点则转回正当风云动荡的欧洲,企图施展其历史以来最拿手的平衡政策来继续控制欧洲局势。英国人首先看中了德国,此前,两国已经在非洲葡属殖民地、前布尔共和国、委内瑞拉与英属圭亚那的领土争端等国际问题上达成政治交易,在埃及、摩洛哥和中东也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英国便在布尔战争后不久,向德国发出了探询的信号。然而轻佻任性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鉴于大英帝国在布尔战争中暴露出的种种缺陷和弱点,不禁生出了轻蔑和取而代之的念头,而当时的德国首相比洛夫更在柏林的宫廷和议会里坚决反对同英国结盟的任何倡议,理由是担心会因此妨碍德国发展海军,随后,德国开始了公海舰队计划,英德之间的对抗不可逆转地展开了。然而,在德英对抗表面化之前,英国并未立即与法俄同盟合作,因为当时分别拥有世界第二和第三强海军的法俄正是对大英帝国海上霸权的最强挑战者,并且法俄在埃及、中非、中东等局部地区与英国也有殖民利益冲突,正当英国尚未下定决心选哪一方做伙伴时,中俄战争爆发了。
也许是出于殖民帝国贪婪和趁火打劫的一贯理念,也许是出于对西藏形势和军力状况的误判,英印部队开进了西藏,结果碰得头破血流,灰溜溜地逃了回去,不甘心之下便反咬一口,狮子大开口向中国索取对西藏的权益,却还是碰了一头的钉子。
刘云和文易早先便作出了判断:英国不会轻易介入中俄之间的冲突,但不排除其趁火打劫发起小规模侵扰的可能,我方应对这种侵扰全力反击,并准备好适当的外交预案,故而在事件发生后,从西藏边防部队到中央政府,都能迅速和坚决地作出反应。
在某人忍不住要打哈欠之前,接力棒传到了海军总司令刘步蟾手中,轮到他报告海军的总体战作战方案。
“……鉴于冬季来临,海参崴港将在不久后封冻,俄国舰队出港作战将越来越困难,我军应抓住机会,清扫海参崴港周边海域的敌方水雷阵,并视情以主力舰部队炮击敌海岸炮台及躲在港内的军舰,并尝试动用海军的远程校射飞艇和未来水机母舰上搭载的水上飞机为舰队指示目标。”
“我军现有战列舰‘瑞祥’和装甲巡洋舰‘凌云’因伤入坞修理,估计要到明年初才能恢复作战能力,根据舰政处的规划,‘瑞祥’号将在修理的同时安装新型三年式主炮指挥仪,新完工的‘瑞仙’号已经安装了这种指挥仪,现在正担任联合舰队总旗舰的‘瑞吉’暂时无法回坞安装,计划在战斗任务告一段落后安排‘瑞吉’号也入坞安装,据舰政处估测,安装三年式指挥仪后,瑞字号战列舰的主炮射击散布有望下降六十个百分点,并能够在一万码以上距离对敌展开跨射。这样一来,我军暂时的海上优势将更加牢固,即使遇到突发状况,也有足够的力量作出反应……”
刘步蟾所说的“突发状况”,其实就是其他列强海军可能进行的武装干涉,当时法俄结盟,法国在远东又保有一定的军事力量,最有可能介入的正是法国,因此,作为帝国军令编订和发布者,必须考虑到法国介入时的应对。
由着大本营会议室里十几个人的口舌翻飞,帝国的上百万将兵将面临新一轮的生死考验。
生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死,也不会有生。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4991/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499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九十章 点将选兵)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月兰之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