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玫说归说,还是十分配合地把郢州小团队的人员召集到牛像旁边,大家站好位后,她便请夏军帮忙拍照。夏军的摄影技术也是一流,他帮小团队拍摄的合影照后来挂到了杨满仓大户室的墙上。/p
从四牛雕像往前是九拱桥。横架在烈山湖上的九拱桥用花岗岩、白砂岩、蘑菇石、上等青石构建而成。桥身有九个拱门,全长117米,也是九的倍数。史书记载,炎帝之母安登梦见七龙子有感生炎帝,所以,桥身和桥面上雕刻着龙凤相依、凤舞龙翔的纹饰。九拱桥横跨烈山湖两岸,像一根纽带一样,沟通南北,沟通了炎黄子孙寻根拜祖之路,也连结了大家拜谒始祖虔诚之情。/p
在九拱桥上,夏军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上古时期,烈山九岭由九个怪物占据,为了人间安危,龙王的九个儿子下凡收服九怪,那晚雷雨交加,一道天雷劈来,把这个地方炸出一个大坑,大雨也淅沥哗啦下了整整一天,雨停之后,先民们走出洞『穴』,发现这里已经成了一汪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味道甘甜。因为山叫烈山,这个湖便自然被人们称作‘烈山湖’了。也因了民间流传的‘九龙降九怪’的故事,当地人又把这个地方叫做‘九龙山’。”/p
孙艳望着九拱桥下波光粼粼的烈山湖,思绪飞到了远古,教授的思辨能力相当之强,马上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她说:“造就烈山湖的是神奇的自然之力,而不是子虚乌有的九龙。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先民们靠自身的微薄之力和简陋的工具与自然界作斗争时,一方面逐步认识到人们的生产活动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受着自然界的沉重压迫,对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得不到正确的理解。于是,恐惧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歪曲的颠倒的反映,把自然现象神化,原始宗教便从而产生。这个时期的宗教特征是万物有灵,也就是多神崇拜,故又名多神教。像我国对龙的崇拜,印度对牛的崇拜,都源于这个时期。”/p
对美女教授的延伸讲解,大家齐声叫好,刘伟还情不自禁鼓起掌来,他的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如何拜教授为师了。/p
跨过九拱桥,一座似一团烈火的奇特建筑又把众人吸引住了。不待他人询问,夏军开口讲道:“大家看前面这个建筑,是不是像一个‘火’字?这便是圣火台。燧人氏‘钻木取火’后,炎帝神农‘修火之利’,把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之中,炎帝率领先民在刀耕火种的时候,发现一些烧死的野兽吃起来味道比生吃要可口多了,便发明了用火烹制食物,后又发明烧制陶器等等。正因为炎帝神农善于取火、存火、用火,《帝国世纪》说神农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也因为火与太阳都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特别是人民赖以为生的五谷更离不开太阳,民间便以太阳象征炎帝的功德,所以,炎帝也被奉为‘赤帝’、‘太阳神’。大家知道吗?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的火种就取自圣火台。数千年来,华夏子孙,薪火相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台底座为正方形,上端刻有火焰图腾,底座周边刻有龙腾雕纹,相传有神龙相守,供奉华夏最初之火种。很多华人朋友游览到这里,都会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他们说:圣火台中走一走,红红火火全都有。现在我们也穿过去吧!”/p
大家鱼贯而入,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这要让外国人看到了,他们肯定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做什么?讨个吉利,求个心里安慰呗。穿过去了就能红红火火?和铜牛合了影股票就能牛气冲天?有多少人会相信?又有几人会当真?可我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这要从咱们国人好讨彩头的习惯说起。/p
不知从哪朝那代开始,中国人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一个“吉祥如意”,杯子碟子掉在地上摔碎了,要及时说一句“碎碎平安”;小孩子说了什么不吉利的话,家长也要轻轻地在孩子嘴上拍两下,以示“童言无忌”。这些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也算不上什么『迷』信。至多是人们心底里对平安吉祥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讨彩头”也是如此。好彩头,意为好兆头、好现象或者好的开始,人们在一件事上如果讨到了好彩头,就意味着沾到了好运气,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个传统习俗,在我国南方表现的更甚。比如在我国广东省,连粥也要起个有寓意的名字。起源于明朝的状元及第粥是广东省传统小吃之一,据传与岭南才子伦文叙有关,现在多为讨个吉利,有不少父母买“及第粥”拿回家中给子女吃。状元及第粥以大米为主料,放入猪杂等食材熬制而成。你别说,吃起来还真是味鲜爽滑,香浓可口,只是不知道吃了后会不会真的中状元。/p
扯远了,言归正传。经过横跨在龙脉河上的神农桥,大家进入炎帝神农文化广场,广场由前后烈山门和四角角楼及四面文化长廊组成,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广场中央屹立着高耸的由白『色』花岗岩材料制成的神农雕像,他左手执五谷,右手拿灵芝,傲然挺立,气宇轩昂,像一棵搏风击雨的不老松。/p
众人在雕像前拍照完毕,夏
手机阅读: http://m.69kshu.win/252182/
发表书评: http://www.69kshu.win/book/25218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一百章 炎帝神农)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渤海君子谢谢您的支持!!